王秀珍
【摘要】我國自古以來就是重視禮樂的國家。歷代文人鴻儒都贊美過音樂的魅力。在當前教育體制下,中學音樂教學已成為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本文著重探討了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學音樂教學的現狀及成因,并提出了發揮中學音樂教學實效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素質教育 中學 音樂教學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194-02
中小學教育經過多年探索,基本確定了素質教育的大趨勢。在這個大背景下,音樂教學在塑造學生健康人格、提升學生整體素養、豐富學生精神世界、提高其審美力、鑒賞力、創造力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中學音樂教學的成效不僅關系著素質教育的質量,還關系著中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中學音樂教學的現狀及成因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良性發展。音樂教育也獲得了很好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國家推行素質教育以來,音樂教育發展更是迅速,從理論研究、教學實踐上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并涌現了一批優秀的音樂教師。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當前我國中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概括來說就是基礎差、底子薄、區域發展不平衡,教學實效尚不十分突出,不能充分發揮對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筆者認為這種不足主要是由幾點原因造成的:
(一)中學音樂教育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師資和物資兩個方面。音樂教育的師資和物資在全國有不平衡性,較發達地區比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投入高,城市比農村投入高。
(二)教育觀念還未完全轉變。雖然全國已推行了多年的素質教育,但在有的地方,還是比較關注音樂教育在藝術高考中的作用,變相的還在推崇應試教育。將優質的師資和物資投入到藝術考試教學中,忽視了其他學生的音樂教育。
(三)教學內容選擇不科學。現在音樂教師隊伍越來越年輕化,有的教師在音樂教學內容上選擇前沿流行音樂,對傳統經典音樂教學不太注重。
(四)教學方法得不到創新。在中學音樂教學方法上,多數老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授法。教授法雖然有助于老師們掌控課堂,但是不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揮,不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充分吸收,導致中學音樂教學成效不突出。
二、發揮中學音樂教學實效的幾點做法
教育界應該高度重視當前中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轉變教學思路已刻不容緩。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來提高中學音樂教學的實效。
(一)加大中學音樂教學的投入力度。國家教育部門應該充分認識到音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不斷加大對中學音樂教育的投入,一是培養音樂教師,做好人才激勵措施,鼓勵優秀的音樂教師積極投入到一線教學當中。特別是要積極鼓勵廣大音樂教師走進中西部、農村等地區的中小學校展開教學工作;二是加大經費投入。教育部門、各地政府可以設立專門的中學音樂教學經費,在音樂設備及教學設施上增加經費投入。要加大對偏遠地區學校的扶持力度和投入力度,盡最大努力彌補區域差異,保證音樂教學在全國的整體實效性。
(二)轉變中學音樂教學的教育觀念。素質教育已經在我國推行十多年。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的方針和政策為我國的教育行業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各地政府教育部門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的大政方針,從上到下貫徹素質教育理念。中學音樂教學,一方面應該注重藝術考生的考試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對非藝術生的塑造教育。應該平衡兩類學生的教育工作,做好師資與設施的平衡分配,做到兩方兼顧、兩方共同發展。
(三)精選中學音樂教學的教學內容。不可否認,當下流行音樂作為一種音樂形式在當下廣泛傳播,獲得了大多數年輕人的喜愛。流行音樂中也不乏有質量比較高的作品,比如羅大佑的《童年》《光陰的故事》;周華健的《朋友》《親親我的寶貝》等。但,在速食化時代,畢竟大部分流行音樂過分追求商業化,有些甚至是為了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而粗制亂造的口水歌,歌詞內容充斥著浮躁與庸俗。這些音樂過多地流入校園課堂,無疑會對青少年產生不良的影響,與素質教育下,發展中學音樂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馳。這就要求要精選教學內容,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加入質量上乘的流行元素,但筆者認為中學音樂教育內容應該多樣化,更多的是要精選一些經國內外經典古典音樂、歌劇、愛國歌曲等內容,在陶冶學生情操的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欣賞水平和鑒賞能力。
(四)注重中學音樂教學的方式方法。敢于打破單一的課堂教授方式。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多樣化的方式方法。一是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學習互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可以多組織一些心得交流會、音樂鑒賞比賽、音樂小沙龍等活動;二是建立課外互助學習方式。學生之間的水平參差不齊,可以設立多個興趣小組,讓音樂造詣高的學生幫扶基礎薄弱的學生;三是注重多學科之間的融合。音樂教學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融入舞蹈、情景劇等趣味性活動,以加深學生們的體驗與印象。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環境下,中學音樂教學的理念和思路必須轉變。各地教育部門應當積極關注中學音樂教學的現狀,探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提高中學音樂教學實效性的方式方法,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顧楠.音樂媒介教育——大眾傳播時代音樂教育發展的新內容[J].藝術百家,2011,(z1):380-383.
[2]楊和平,汪薏群.論音樂立美教育的理論基礎[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3):173-181.
[3]丁芒.現代流行音樂影響下的中學音樂教學策略分析[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5,16(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