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悅
【摘要】近些年倆,隨著循環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生活、經濟出現重大影響,尤其是國際貿易方面,循環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立足我國對外貿易戰略、經濟戰略思考角度,循環經濟和外貿的協調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研究課題。現階段,我國對外貿易處于發展新時期,資源高消耗產品出口,加上附加值較低,對國外市場依賴度較高,使得循環經濟和外貿發展存在一定阻礙,不利于我國經濟的長遠性發展。本文主要分析利用外資與循環經濟的協同發展對我國經濟影響。
【關鍵詞】外資;循環經濟;協同發展;經濟影響
中圖分類號:F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7-043-01
一、循環經濟內涵
所謂循環經濟,是根據物質循環經濟系統、自然生態系統,而建立能量流,使經濟系統能夠納入自然生態中,形成一個經濟循環模式。立足可持續發展角度,循環經濟是根據清潔生產方式,綜合利用廢棄物、能源的生產工藝,主要為經濟活動反饋、資源再生到產品生產,具有低開采和高利用特征。循環經濟作為一種閉環流動性經濟,是資源生產、科學技術、自然資源、人類系統的全過程,產品浪費與資源消耗,是依據經濟線性增長,進入到一個周期后,與生態資源經濟相互依賴。
按照再利用和再循環原則,根據能量梯次、閉路循環特點,實現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根據經濟模型、物質循環的能量進行流動。立足生態學角度,有效指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提高資源回收率,降低污染排放率,達到人類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目的。循環經濟是COM的綜合利用、清潔生產,浪費經濟屬于生態經濟,按照生態學指導人類經濟活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循環經濟是為降低廢物排放率,實現廢物無害化,促進自然系統和經濟系統的有機協同,促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高效利用。
二、我國對外貿易和循環經濟協同發展的現狀
首先,我國循環經濟發展較為滯后,無法超過綠色壁壘。在我國經濟長期發展以來,一直采取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在外貿出口方面,一味重視數量擴張,不注重出口商品結構調整,對資源過度依賴,使得資源利用率明顯下降。可以說,高污染產品、高能耗產品及資源型產品的只增不減,使得出口商品結構呈顯著資源環境輸出特點。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外貿壁壘逐漸發展,新時期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國外國家十分注重循環經濟理論,實現原材料出口,而我國出口包裝,在我國建立一定限量指標,在生產時,限制原材料實施,限制了我國產品包裝。
其次,發達國家通過外貿方式,將污染轉移至中國。現階段,在經濟發展方面,我國不注重循環經濟發展,環保保準不高。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注重貿易污染、生產污染。處于投資全球化、貿易世界化趨勢下,或直接投資,或優勢商品貿易,我國經濟發展受到發達國家工業污染,嚴重影響了我國循環經濟發展。
三、我國對外貿易與循環經濟協同發展的策略分析
首先,強化循環經濟發展。處于循環經濟發展趨勢下,我國需依靠科技手段,強化經濟管理,依靠循環經濟哲學理念,提高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最終提升國際貿易競爭力。筆者認為,主要從如下方面抵抗外資和循環經濟發展。對產品設計和材料選擇科學化,對工藝技術和材料能源嚴格化,對生產使用和設備運輸修復,對資源管理和產品浪費控制化,按照循環經濟要求,合理組織生產,全面考慮自然生態因素,按照模型保護自然資源,提升資源利用率。立足工業生產要求,加強生態建設,強化環境保護,科學處理生產發展、資源環境、經濟人口三者的關系。對于政府部門而言,與行業協會建立協調機制,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將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外貿企業的發展思想。同時,選擇先進生態生產模式。對于生產組織和清潔生產方面,必須強化環境建設,提供綠色服務,不斷加大生態文化建設力度。
其次,完善循環經濟發展相關法規。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必須完善循環經濟的配套法律,明確可再生資源和廢氣物管理條例,制定重點行業的清潔評價體系,提倡綠色消費,促使外貿企業朝著循環經濟方向發展。同時,政府完善相關法規,制定具體、科學的循環經濟法。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利用法律明確雙方義務、權利,實現循環經濟和外資的協同發展。
第三,提高循環經濟發展力度。在循環經濟發展中,必須加強環境管理,提高環境建設力度,以綠色服務為重點,積極打造生態文化環境。對于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必須深入企業建設工作計劃和協調機制,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為外貿企業法功提供優質服務。同時,想要轉化我國粗放型出口方式,必須認識到綠色貿易的正反面影響,根據國家環境標準,結合我國具體國情,不斷提升我國環境標準,在環境質量、企業管理標準方面,促使外貿企業和國際標準接軌,促進我國外貿進出口的長遠性、協同性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循環經濟的科學發展,是新時期下我國對外貿易的必然趨勢,是正確處理貿易管理,優化我國商品進出口結構,紡織出現綠色壁壘的重要保障。為實現外資和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需立足產業、財政角度,必須完善循環經濟法規,強化循環經濟發展,提高循環經濟發展力度,轉換我國出口、進口資源的依賴度,促進外資與循環經濟的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冬梅.論我國利用外資與循環經濟的協同發展[J].世界經濟研究,2006(09).
[2]袁冬梅.論我國對外貿易與循環經濟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及對策[J].工業技術經濟,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