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對公共空間、生活空間的的需求也有了多元化的趨勢。度假酒店的公共性決定了度假酒店設計要符合人居舒適的基本功能和服務性。它的基本功能是為旅游者提供休息、起居、交往、輕松愉快、賞心悅目的戶外景觀等提供便利和服務,因此度假酒店的特點取決于度假酒店建筑公共空間的設計。度假酒店建筑的公共空間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入口空間、大堂空間、中庭空間、廊道和露臺空間,本文從功能、空間形態、和對應環境等方面對公共空間的空間組織和流線設計進行分析,最后文章從公共性和文化性來分析度假酒店的空間意境問題,研究如何多元化的特色營造宜人的度假環境。
關鍵詞:度假酒店;公共空間;服務性;公共性;文化性
引言
進入21世紀,世界旅游產業的格局伴隨中國經濟的崛起發生了一系列的變革。以休閑、康體、娛樂、會議為主要目的的度假旅游逐漸淡化了傳統的參觀旅游。是展示設計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一個空間平臺,設計理念對自然環境的導入關系,和建筑對設計理念的詮釋交融關系顯得尤為突出。
1,探討度假酒店的構成因素
度假酒店的構成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
如何合理利用地域環境是一個酒店公共空間設計的關鍵。度假酒店多建在海邊、湖泊、山川等景色怡人的地區,人們入住酒店也的對當地的優美自然風光的一個選擇,環境因素是指地形、地理方面的條件,也包括氣候、濕度等氣候特征。這些因素對酒店的規劃選址,建筑的空間組織和材料選擇,以及每間客房的裝飾和設施都將產生至始至終的影響。
例如:高安新中源明珠大酒店 在規劃時就考慮到酒店的客房設置在設計上起到了營造地域環境和酒店設計互相關照,互相牽引的良性結合的關系。
好的設計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的詮釋也是充分的,設計師是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法規中尋找度假酒店的建設和地域環境之間的一個合理的存在方式。
2)文化因素
度假酒店不僅給旅客帶來功能性服務,也包括感官上的關照和呼應。度假酒店文化的內涵也是對地域性的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推介,對裝飾、繪畫、音樂、歷史、傳說、神話等的保護和深入挖掘。這些都是設計師的靈感來源,讓旅客在休閑、娛樂、康體、與會的同時也帶來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英國建筑師 David Collins 在他的著作中說,人們去度假就是希望尋求一種寧靜、平和的生活環境。設計師的任務之一就是把時間放緩,甚至創造出時間停止的感覺。這種時間和空間由設計師營造出的錯覺給人神秘和向往。
3)功能因素
酒店業發展到現在21世紀,需要完備的會議功能。其次,度假酒店具有保健和療養的功能。比如溫泉水療、康體健身、美容休閑、老人療養等等,和醫療結合,提供體檢療養服務,體育鍛煉娛樂性的設施。這些都是度假酒店在功能性領域的創新和發展。
2.度假酒店公共空間設計的特性和方法
度假酒店的空間設計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空間序列的開端——入口空間,空間的高潮——大堂空間,建筑的內街——中庭空間,以及建筑與自然的對話——廊道與露臺空間。
入口空間作為度假酒店公共空間體系的引入區,是從外部環境到酒店內部空間的過渡。是對酒店給旅人的最初印象。入口的設計需要有效地避免客人與服務流線的各行其道,提高酒店人流的管理。大堂空間是酒店建筑公共體系的核心部分,為旅客提供登記、服務、交通服務、休息等候等基本功能;并且成為空間視覺的一個重要的窗口。中庭空間也是度假酒店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客通常活動的場所。中庭的設計提供給旅客觀景、休息、交往、就餐、甚至可以舉行大型舞會和派對。露臺空間是度假酒店介于室內空間和外部環境之間,是將公共空間延伸到室外的一個設置,是酒店內部空間和景區自然環境間的自然過渡。
2.1 從入口的組成和人流組織等特性看酒店公共空間的設計
1,入口的組成分酒店入口;2,宴會廳、會議廳入口;3,休閑中心與療養區入口4,通向戶外庭院的入口;5員工及后勤服務入口;6,套房入口。
度假酒店的入口空間因為有不同的人員和物資進出要有各自的入口,因此在進行總體規劃時要考慮入口的不同性質來劃分,避免人流的相互干擾。設計規劃中具體要注意的有幾個問題。首先要把客人與后勤人流分開,將服務入口以及卸貨安排在遠離主入口而又連接服務功能區的地方。最后是旅客不能輕易到達或不常經過的地方。所以可以采取設置環境景觀、植被以及裝飾物進行遮擋。另一種方法是將主入口設于二層,將其抬高或利用地形高差,而將服務入口設于主入口的下方,形成入口部分的雙層流線關系,其次,酒店越發顯得重要的會議市場,紛紛興建大型的宴會廳、舞廳和會議中心,展覽廳,這些空間為舉辦會議和各種大型活動創造了條件。會議廳、宴會廳的人流量大,通常需要設專門的入口。因考慮會議入口靠近主入口不能影響入口的人流,其目的在于更有效的組織內部的車流和停車的問題。入口空間的設計需考慮與環境的關系,提高舒適度和緩解心理壓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2,2從大堂空間的功能看度假酒店的設計方法
大堂一方面創建旅館的形象,另一方面還是主要的流通場所,指導客人去前臺、電梯、餐廳、酒吧、會議室、宴會廳、商店、健身俱樂部和其他公共空間。同時它也是旅客非正式的聚集地,也是安全控制區,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這利觀察旅館內外的情況。大堂的前臺設計中應注意前臺與主入口要保持視線上的通暢,前臺部分最好是無柱空間。服務臺的設計高檔的旅館所提供的服務比較多,其前臺的長度比較大,配套的辦公室也較多,前臺的位置應與主要交通空間有一定的緩沖距離,酒店的人流量越大,緩沖距離也應相應增加,至少在1.5米以上。大堂值班經理又稱副經理,其職能是協調旅館各部門工作,代表總經理處理日常事物,如處理客人投訴,巡視旅館內外,每日例行查訪,迎送旅館貴賓,為客人做額外服務及處理旅館其他突發事件等,所以大堂副理的工作臺位置應位于大堂主要交通路線之旁,能看到旅館大門及總服務臺,一般與總服務臺相對或倚角而立。休息廳是酒店式酒店大堂中另一個主要的功能部分,通常是從主流通區隔離出來的場所,其面積占大堂空間的10%左右,并可以延伸性成為娛樂使用的大堂酒吧。大堂休息區是供客人休息、交談或等候的空間。休息區一般按規模設置一組到四組沙發。休息區應設在主入口與總臺附近的位置。大堂的電梯廳是聯系大堂和客房的主要交通空間,一般要求賓客進入大堂便能看到,旅店的檔次高,服務電梯所占的比重也比較大。服務電梯應考慮服務車進出的需要。
結論
度假酒店公共空間設計的關鍵在于度假氛圍與環境意境的營造。可以從自然屬性和文化屬性兩方面來滿足旅人的心理需求。在自然性方面,可以通過加強空間的開放性和界面的復合性,引入自然光、植被、新鮮空氣、以及水體景觀的設計來時酒店公共空間充滿自然的氣息。在文化性方面,可以通天材料質感、色彩、富于地方特色的裝飾、陳設等營造出空間的文化屬性,讓旅人體會到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圍。本文從入口空間設計、大堂空間設計入手分析了度假酒店公共空間體系的設計理念和方法,通過多元化的特色營造宜人的度假環境。
參考文獻:
[1]孫韜。度假酒店迎來春天。南方建筑,2005,5:82-83
[2]田玉堂 度假村的理念與操作實務。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25-47
[3]Daivd Croup,New hotel architecture and design.London:Conran Octopus Publishing Group,2001,1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