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亮
【摘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農村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對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路面交通作為承載農村物資對外運輸的主要通道,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橋梁工程作為路面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結構安全性是確保路面交通得以暢通的重要保障。本文結合當前我國農村地區橋梁設計施工特點,對于公路橋梁建設技術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 公路橋梁;建設技術;施工方法
1.引言
近年來各種大橋特大橋坍塌損毀的事故頻發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地危害也引起了人們對橋梁安全的極大關注。但農村公路橋梁由于等級低通行車輛少往往是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地方。農村公路橋梁雖然一般規模較小但數量多服務的面積廣,人數眾一旦毀損對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出行和貨物運輸等方面也會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制約當地經濟的發展其后果也不容小覷,因此對于當前農村公路橋梁建設技術進行總結分析,對于促進與規范我國當前農村地區橋梁建設很有意義。
2.橋梁基礎開挖施工
施工準備:施工技術交底以及施工材料加工,機械設備(發電機、抽水泵、吊車、吊罐、各種小型機具等)、人員準備。
繞行旁道和明渠開挖:根據各座橋梁分布情況,在已有河流左右兩側選擇適當的位置開挖導流渠,若有道路保通則在過渠部分埋設鋼涵管(或集裝箱)過流,埋設根數根據水流量確定,并能滿足雨季過流要求。為防止堆渣導致邊坡塌方,開挖料禁止直接堆卸在明渠(或旁道)兩側,用自卸汽車運輸到棄渣場。導流明渠開挖坡比不小于1:1,底寬根據水流大小現場確定。
橋梁基礎開挖:橋梁基礎和導流明渠開挖采用ZX200-3型挖掘機配20T自卸汽車運輸,為防止超挖,預留30cm采用人工進行開挖。基礎開挖時,加強基礎排水工作,防止滲水浸泡基礎,在基礎四周設置排水溝,將浸水引至集水坑內,集水坑分別設置在基坑上、下游或兩側,利用污水泵和潛水泵將水位降至地基基礎以下。
根據基坑開挖深度,為防止開挖邊坡滑塌,可在基坑四周打設木樁,并在木樁后堆放砂袋,堆放高度可根據現場情況確定。選用材質較好的木材作為抗滑樁,抗滑木樁采用反鏟壓入基礎內,抗滑木樁打入基礎后,再用小木條釘擋在靠邊坡側內,木條編釘好后,再人工堆碼沙袋,沙袋堆放時要求木樁與邊坡間填實。若在雨季進行施工,開挖前先根據天氣預報情況選擇合適時機進行開挖,開挖結束后立即進行基礎砼澆筑。
3.橋梁混凝土結構主體施工
3.1砼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根據橋梁結構體型,橋梁工程分橋墩和橋面兩部分,橋墩分左右兩側分別進行施工,每個橋墩分層進行澆筑,分層厚度一般不得超過2.5m,對牛腿和兩側擋土墻特殊部位澆筑分層情況,應根據現場橋墩的高度進行調整,兩側擋土墻分層設置在側墻起始位置,牛腿以下30cm左右分層,牛腿單獨分一層進行澆筑,具體分層見分層示意圖。基礎開挖結束后,用手扶式振動碾碾壓基礎,使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再由測量隊進行斷面測量,并標識出墊層砼設計高程,然后進行墊層混凝土澆筑。墊層采用二級配混凝土(C150),搭設溜槽,攪拌車運輸到溜槽接料斗入倉,澆筑時先用水將基礎面澆濕潤,保持混凝土的水分,確保混凝土的澆筑質量。混凝土頂面高程按底板的設計輪廓線進行控制,采用人工平倉,平板振搗器振搗。
根據現場施工實際情況,為橋梁混凝土澆筑模板以組合鋼模板和木模板現場拼裝為主,以此滿足混凝土結構要求。組合鋼模板使用縱、橫背楞均采用φ48鋼管,組合鋼模板型號為P3015、P2015和P1015,轉角部位采用轉角模板。木模板主要用于兩側擋土板的部位,主要采用3cm或5cm厚的木板進行加工,背楞可采用5×10cm枋木,模板采用φ12拉筋加固,模板支架采用φ48×3.5鋼管搭設滿堂架。
3.2鋼筋施工
鋼筋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加工,并確保加工精度;加工好的鋼筋編號分類存放、妥善保管,防止鋼筋生銹。已加工好的鋼筋采用自卸車從加工廠運至現場,人工下車,搬運過程中防止變形。鋼筋的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漆污染和鐵銹等應在使用前清除干凈。鋼筋接頭采用搭接方式連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d,搭接接頭按設計圖紙明確規定的部位進行,無設計要求時按規劃要求進行,嚴禁在受力集中的部位搭接,同時受拉區的搭接接頭不得超過鋼筋截面的25%,受壓區不得大于50%。鋼筋嚴格按層次,由下往上分層安裝,上下層鋼筋對齊,鋼筋層間凈距符合設計要求,鋼筋與模板間設置與結構混凝土相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墊塊以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3.3混凝土結構施工控制
按斜面分層薄層澆筑,連續推進一次成型的順序施工。有序分層下料,下料時每次宜量少、層薄,堆集料不得高于50㎝,混凝土應隨澆隨平倉,不得堆積,若產生骨料堆積時,應用人工將其產到砂漿較多的部位,避免由此產生蜂窩麻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嚴禁加水,不合格的混凝土嚴禁入倉,如因故終止,并超過允許間隔時間且初凝時,應按工作縫處理。若能重塑,仍可繼續澆筑混凝土,重塑的標準是以插入式振搗器振搗30s周圍10cm內混凝土還能泛漿且不留孔洞為原則。
由于梁鋼筋密集,需由中方人員現場指導勞務振搗工藝,加強砼振搗,梁和板采用每分鐘不少于4500脈沖頻率的φ50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搗固。振搗棒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動棒,上下略有抽動。分層澆筑時振搗棒插入下層50~100mm,每點振搗時間宜20~30s,砼停止下沉,不冒氣泡、汽漿,表面平坦為宜。振搗棒可按直線行列移位或交錯行列移位,移位距離宜為振動作用半徑1~1.5倍。砼振搗時,應避免振搗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它預埋件。砼應搗固密實,不漏振、欠振或過振。
T型梁頂板(含翼緣板)砼澆筑時,由兩側向中心進行。砼振搗先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再用平板振搗器平整,輔以人工壓實抹平,意在其初凝前作拉毛處理。必須確保頂板砼層厚度,以及路拱成型,且梁頂面標高滿足規范要求。
砼澆筑完成表面收槳后,及時覆蓋養生。當砼終凝后,灑水養生,保持濕度,專人負責養護。要特別重視高溫時砼的養護,在高溫季節要避免已澆砼外露面受日曬,要加強灑水養護,在雨季內要加強支架基礎的排水,防止河水浸泡基礎,導致支撐架變形。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h~18h及時對混凝土表面進行養護,養護期一般為28天或監理工程師指示的天數。養護全過程應均勻不間斷,養護期內應始終保持混凝土面濕潤,不得出現干濕交替,嚴禁出現表面發白甚至干裂,高溫時段的養護應從嚴控制。
4.結論
鄉村公路橋梁在我國鄉村的交通運輸體系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加快鄉村公路橋梁建設已成了必然趨勢,如何使鄉村公路橋梁的建設質量得到保證,就需要國家能夠加大資金先進設備先進技術的投入,同時也要制定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對鄉村公路橋梁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監管作用,保證鄉村公路橋梁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黨士奇,李彥奇.農村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J].交通世界,2011(18):156-157.
[2]王勇軍,高輝.農村公路橋梁現狀分析及管養措施[J].山東交通科技,2012(5):70-72.
[3]施萬滿.農村公路橋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2):127-127.
[4]朱禎鋒,王志強,康江.淺析農村公路橋梁管理養護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5):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