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莉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下,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技能,提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是廣大教師極為關注的話題,也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學生能夠創造性開展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提升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趣味;創新;和諧
新課改理念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并發現物理教學的規律,努力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新實驗教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掌握書本知識,不能只是教師的口耳相傳,還需要學生的親自實踐。讓學生在物理學習參與初中的最好方法就是開展物理實驗教學,讓學生觀看教師的操作實驗,親自動手參與學生實驗,在實驗的操作中,實驗現象的觀察中,實驗結果的推導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要徹底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傳統教學模式,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積極開展創新實驗教學,推動物理的有效教學。教師平時要經常學習,選擇合適的方法,開展好創新實驗,推動物理的有效教學。
二、利用趣味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要認真分析教材,熟練掌握教材,與學生一道開展合適的物理實驗,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識。要多利用驚奇實驗導入新課、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要積極依托學生的生活經驗,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物品,創設快樂學習的教學情境;要引導學生在觀察、分析、推導中得出物理實驗的結論,并加以運用和延伸,促進學生創新;要多形式、多渠道開展專題講座、興趣小組,我是科學家,小發明等物理課外活動,拓展物理實驗創新途徑;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比如,在教學“機械能”這一節內容時,首先用視頻播放錢塘江大潮時的情形,播放大型泥石流發生的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并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提出流動的水、石塊等與能量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通過直觀的感受,深入理解機械能的概念及應用。
三、營造和諧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美國著名教育家約弗夫經過長期的調查,得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取決于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越高,就會越喜歡這位教師,他們學習這位教師所教學科的積極性也會越高。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傳統教育觀念,要樹立“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樹立民主、平等、和諧、輕松、公正的教育觀念;其次要創設機會,讓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自我推銷”的平臺;再次要多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多賞識學生,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信心,讓教師成為學生的陽光,成為學生快樂的源泉。學生提出問題或發表見解后,首先要充分肯定,如果提出的問題或發表的見解是正確的,就要及時給予表揚,如確實找不到任何可以肯定的地方,就可以從學生考慮的思路、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上給予肯定,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積極性。
總之,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熟練掌握教材內容,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技能,提升學習能力,創設學生自我表現的平臺,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推動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學,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全面提升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陳肖香.淺談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方式的轉變[J].成功: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