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有效課堂的建立能夠有效提升高中生學習物理的參與度,這也有利于高中物理教師教學方案的實施。在新課程改革與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有效課堂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趨勢,因此必須不斷探究高中物理有效課堂策略。著重分析高中物理有效課堂的策略,以此為提升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教學模式;教學理念;交流
目前,有特別多的高中生認為高中物理學習壓力比較大,這是因為高中物理的難度稍大,相關方面的知識系統比較抽象,不利于學生理解。在此種學習環境里,高中物理教師尤為注意建設有效課堂,不遺余力地探索有效課堂的建立策略。
一、教師要重點認清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開展要求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的重心應當逐漸向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轉移。而且也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來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性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有意識地總結與探索物理知識與規律。
高中教師在物理教學程序當中要秉持著新課程改革目標,認真將理論與實際學習相結合,用具體的物理活動來指導學生開展物理學習工作,并且要開啟自主和探究的學習模式。教師在教學當中要理解課程改革的宗旨,發現相關的有效策略,這些都是構建高中物理有效教學課堂的重點。
二、積極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占據著課堂的主體位置,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愿望在這種單一的知識傳授模式下是無法實現的,長期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忽視會導致教師不斷說教,而學生并沒有進入狀態,導致教學效率十分低下。因此,教師在教授物理知識與方法的過程中應摒棄陳舊的應試教育方法,改變教師講課為主的教學理念,積極向學生為主體的物理教學課堂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是教師進行物理教授活動的中樞神經,所以必須充分重視,這樣就能夠為構建有效課堂提供條件。
三、善于與學生交流,解決學生的問題
課堂教學是一個富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在不斷地了解和交流中獲得進步,師生交往永遠處于教學的核心地位,所以師生關系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中物理有效課堂的建立需要教師和學生都積極努力,只有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兩者間的默契度不斷提升,有效課堂的構建進程才會隨之加快。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當及時與其溝通,協商好科學的處理方法加以改進,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的熱情就會高漲,課堂氛圍也更加適宜。
參考文獻:
[1]王志芳,謝榮輝.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性課堂教學探討[J].物理教學探討,2011(7):34-36.
[2]王潁水.談高中物理的特點及學習方法[J].中學生數理化:高一版,2011(Z2):12-14.
作者簡介:李建偉,男,漢族,出生于1982年2月,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任教以來一直致力于山東省定陶縣第一中學高中物理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