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菊
【摘 要】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文化、知識、信息傳播的最重要工具,肩負著構建校園文化軟實力的任務。在現代化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大學圖書館已經不局限與傳統的紙質書籍節約傳遞的“工具性”,拓展化的發展等價靠近網絡信息共享。如何提升大學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發展空間,構建符合現代化圖書館的發展趨勢,成為研究的重要議題。
【關鍵詞】大學圖書館 信息共享空間 構建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伊妹兒”“QQ”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們的舊有生活形態。網絡信息交流暢達,使傳統紙媒也大勢而去,向新媒體伸出橄欖枝,紙媒圖書的銷售量同樣也山河日下,越來越表現出“頹勢”。在高校,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獲取資訊的方法和手段也越來越豐富和多樣。例如通過互聯網共享空間,在線瀏覽或者下載及時獲取遠程咨詢也成為高校學生學習的“摩登”表現。由于網絡信息資源具有可復制性、可遠程傳播和不占用實體空間等特性,使得大學圖書館信息的共享也逐漸轉向數據化。對于信息共享空間的新形勢構建和轉型的呼聲越來越大,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信息交流也逐漸成為高校工作者越發重視的一項議題。
1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發展現狀以及特點
目前美國圖書館界對信息共享空間的模式和定義較多,但其共同點仍是一致的:①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務;②促進信息素養的提高;③推動學習和研究。信息共享空間是提供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的場所,使用和檢索信息的場所,促進學術發展和創造合作機會的場所以及支持交叉學科研究的場所。相關專家也提出這樣的理念,既一個成功的圖書館要讓教職工和學生驕傲地將圖書館視為自己的場所。針對外國部分先進理念,提出一些適應中國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發展的構建方案。首先,國內信息共享設備并不夠先進,在設備引進方面應該向國外先進理念學習;此外,因為信息共享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和研究能力,因此幫助建立學生學習自覺性和能動性往往成為大學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構建的最終目的。針對目前國內高校圖書信息空間發展和構建的實際狀況,在接下來的部分提出構建的合理意見。
2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的構建方案
(1)擁有先進信息共享媒介的載體和設備。眾多高校現在存在這樣一種現象,高校圖書館大部分開始在正廳內使用大屏觸摸屏電子設備,一方面展演學校近期活動,為學生提供便利的信息交流通道;另一方面則是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非常重要的項目之一。通過這樣的設備布置,一方面拓展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發展的無限可能性,另一方面,提升學生閱讀新媒體新聞的興趣,培養學生利用云端數據共享資源進行信息共享。另外,幫助建設學校圖書館電子借閱室,更新最新的計算機設備,為學生創造一個較為高效有序的信息傳播平臺,利用先進計算機設備和網絡,能夠彌補學校館藏藏書內容不完備的缺陷,給學生提供全網絡覆蓋形式的、能夠掌握到全世界最新教學資源的、獲取學術資訊的最佳方式和最優方案,這也是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技術層面的基石,有利于反哺學校教育手段的缺失。對于有能力的圖書館建構機構,同時可以拓展屬于自己學校圖書館館藏資源APP,免費提供給廣大學校學生使用,通過學生喜歡的手機即時通訊類模式進行信息交流和資源推送,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習慣,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讓信息共享良性發展。
(2)私人信息共享空間的合理配置。相對于技術層面的信息化資源補償,為學生提供私人的信息共享空間,并且對這種私人信息交流的空間提供合理化配置,將使圖書館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圈能夠發揮最大化的優勢。信息共享空間的構建,必須考慮到各種不同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的需要來設計出不同的區域,以適應不同學習和研究的需要。其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包括是否存在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無線網絡以及可共上網的計算機是否速度優良、學習區是否安置的足夠私隱,不要打擾旁邊的學習者進行學習,當進行學術會議以及信息交流會議的時候,學生學習小組是否能夠進行資源整合并且擁有信息共享的空間和條件。圖書館員和其他信息專家必須不斷地擴充、管理和監測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紙本資源、縮微膠片等能夠承載教育信息資源的媒介,這些媒介需要按照國家制定的圖書教育資源排序方式進行合理化的排序,減少學生搜索信息資源的時間,提升學習的效率。同時也方便圖書管理人員進行資源整合與管理,提升私人信息共享空間的最大化合理配置,有利于圖書館館藏文件的秩序保證。
(3)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職業素質。管理是“人”的管理,大學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構建回歸于本質,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信息的交流和溝通,人之間信息溝通往往最容易產生各種“誤解”,當學生館藏資源搜索與學術文獻調查等方面遇到障礙,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協助性往往成為提升大學圖書館信息享空間素質和效率的最關鍵因素。定期開展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素質培訓,集中培訓的方面在“信息檢索優化方式”“圖書館藏資源分類”“新媒體電子數據檢索與調查”“圖書館環境維護”等等專題講座,讓圖書館管理人員明確自己的職責,同時招聘學生志愿者進行館藏資源服務,如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咨詢臺的工作人員由經過基本的圖書館和計算機技能培訓的學生助手、具有專業技能的全日制計算機咨詢人員和圖書館員組成,一方面發揮計算機專業學生特長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圖書館管理人員工作負擔,構建一種師生互利、師徒關系親密的大學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構建環境。
如今倡導建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其背后包含的領域必然囊括了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因為對于一個國家而言,高等教育往往是這個國家國民素質文化集大成者的最高學府,在“最高學府”如果最基本的圖書文化祭奠都不復存在或者不夠健全,高等學府的研究人員如果在做研究調查的時候發現文獻參考價值低、數量少,整個國家的公共文化服務勢必被大大拉低到一個底線。提升大學圖書館質量,有效端正其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定位,各高校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參考文獻:
[1]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管理中心.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圖書館技術標準與規范.2004年 10月.
[2] 吳建中.開放存取環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間 .國家圖書館學刊,2005(3)7 -10.
[3] 王云娣.基于WEB的圖書館VOD系統構建研究[J].情報科學,2005(7):1057-1061.
[4] 王旭艷.信息共享空間拓展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新機遇.情報雜志,2005(11)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