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玲
【摘 要】對于一門學科,如果學生不感興趣,就會因被動學習而無法對學科知識深入理解,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學困生在高中教學中,是需要特殊對待的群體。特別是高中化學教學,如果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僅僅關注尖子生,而忽視了學困生的學習質量,進而導致高中學困生失去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本論文著重于研究提高高中學困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學困生;學習興趣
學生進入高中學習階段,由于知識積累不同,個人興趣不同,在知識的學習上也必然會存在差異。化學是高中階段的重點學科,學生要學好這門學科,就要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但是,如果學生對于高中化學沒有興趣,就難以將課程學好。學困生,就是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良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高中化學課程學習中之所以存在學困生,是由于這部分學生群體普遍對化學缺乏濃厚的興趣,但是化學課作為高考必考課還需要學習。為了提高這部分學困生的化學學習成績,就需要引導學困生對學習化學產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一、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因素
從初中化學到高中化學在知識層面上存在著一定的銜接性。但是對于學困生而言,由于化學知識基礎不牢,就會感覺到進入高中階段,化學知識的跨度很大,導致學習困難。
學生在初中階段所學習的化學知識內容單一,容易記住。進入到高中階段后,就需要對化學反應有所認識。由于知識的難度增加,使得學生感覺到學習壓力大,更無法將所學知識具體化,導致學習障礙。特別是學困生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上,依然按照學習初中化學的形象思維方式,就會對于化學規律的認識有所局限。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中,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對于相對抽象的化學知識以掌握。學困生之所以對于高中化學知識難以深入理解和應用,就是由于沒有建立統一思想解決各種化學問題,導致化學知識晦澀難懂,化學學習枯燥乏味。基于應試學習化學,要采取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卻對學習規律無從總結,導致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每況愈下。比如,對于化學的氧化還原反應,如果從電子轉移角度學習,對于化學反應的判斷就需要從焓變和熵變進行,內容抽象而復雜,使得學生感覺到了化學知識的難度而對于化學內容難以掌握。
二、培養學困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一)認真對待每一學期的“第一節課”
很多高中化學教師都沒有意識到每一學期第一節化學課的重要性。事實上,要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第一節課就是良好的開端,學困生之所以在化學學習中感覺吃力,就是因為化學基礎知識不足,對于高中化學課堂知識難以很快消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運用能力越來越弱,就會逐漸產生放棄學習的心理。為了提高學困生的化學學習成績,高中化學教師就要將在化學教學中靈活地引入化學實驗,將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活。化學教師在第一節課就進行化學實驗操作,通過實驗展示將化學知識呈現出來,既符合學生的形象思維,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作為化學教師,對于第一節化學課的實驗安排,要從學生興趣的角度出發設計實驗,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于化學實驗感興趣。比如,教師可以讓一名學生用準備好的毛筆在紙上面寫字,然后貼在黑板上。學生對于教師的這一舉動會有很多猜測。看著學生們好奇的表情,將裝著水的噴壺舉起來,向紙上面噴水,這時紅色的字體就呈現出來。學生看到這些,就會立即變得精神起來,開始對化學反應感興趣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化學反應產生了好奇心,就會在化學教師的引導下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可以獲得良好的化學學習效果。
(二)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
學困生在學習上存在著被動性,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目標,就難以有計劃地學習,學習效率也會相對較低。高中化學教師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目標達到了,就會在內心深處產生成就感。隨著化學學習的自信心被樹立起來,學習興趣也被激發起來,由此而在學習過程中總結知識規律,根據自我學習需要制定學習計劃,并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化學課程的獨特魅力所吸引,產生享受知識的感覺,學生的化學學習潛能也因此而被激發起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學困生由于化學基礎薄弱,導致從初中到高中的化學知識無法有效銜接,加之難以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而影響到化學學習成績。對高中學困生的化學基礎充分了解,重視每一學期第一節化學課的教學,并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以提高學困生化學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新華.芻議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學困生的激趣教學[J].基礎教育論壇,2015(02):32-34
[2]黃桂華.從激發興趣入手,有效提高化學學困生學業成績[J].課程教育研究,2014(26):217
[3]劉景超.如何培養“學困生”的化學學習興趣[J].陜西教育,2010(05):56
[4]范蘇.賞識是培養學困生的重要途徑[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03):19
(作者單位:陜西省綏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