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杰 宋悅

【摘 要】文章根據高職金融管理專業的特點,結合證券投資工作任務和典型工作崗位的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以證券投資崗位群的能力要求為基礎,以證券投資工作流程為依據,構建了“BTE三位一體”高職《證券投資與實務》課程體系,并在實踐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課程改革 ? ? ?“BTE三位一體”課程體系 ? ? ?《證券投資與實務》
一、 “BTE三位一體”課程體系的構建
所謂“BTE三位一體”,即課程體系的構建由基本素質課程領域、專業技能領域、職業素質拓展領域三位一體組成,英文簡稱“BTE”。
(一)建設思路
在廣泛、深入的專業調研的基礎上,以證券投資行業為主要培養方向,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證券投資崗位群的能力要求為基礎,結合企業工作任務和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以投資經營工作流程為依據,打破傳統學科的課程體系,重組課程內容。經過發放問卷和面談,我們咨詢了近100位證券投資行業的中層領導,他們所反映是的問題多是現行的高職類證券投資課程過于偏重理論化,實際的動手操作太少。這樣的學生被證券公司招錄后還要經過相當長時間地培訓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給企業增加了不少培訓成本。
整體思路見圖1:
圖1 投資管理與實務課程體系構建流程圖
(二)課程改革原則
1.圍繞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構建課程的原則
借鑒由哈默爾與普拉哈拉德所提出的企業核心理論,在《證券投資與實務》課程改革過程中,邀請企業專家采用頭腦風暴法開展工作分析會,挖掘投資管理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探尋與其他管理專業相區別的金融經營管理專業的核心能力。通過構建圍繞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在今后的就業及職業生涯的發展過程中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2.培養學生具備職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原則
以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為依托,培養學生善于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進行有效遷移的能力,從而具備較強的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又一原則。
3.堅持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的原則
第一課堂一般是指為某一專業開設,在規定的教學時間與地點進行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第二課堂則是相對第一課堂而言的,是指各種在第一課堂之外進行的學習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各類競賽、科技實踐與創新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在《證券投資與實務》教學過程中,合理設置體現金融理專業特色的職業技能競賽為主要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使第一、第二課堂有機融合,良性互動,既體現了高職的特色,又有利于高職金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三)課程體系的系統化
在《證券投資與實務》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始終圍繞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進行,并將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融入具體的課程教學當中。
在課程體系系統化的過程中,首先依托工作任務分析會得出的金融管理專業四大核心職業能力:熟練操作證券交易軟件、分析招股說明書和年報信息、分析上市公司以及所屬行業的前景盈利能力和幫助客戶開設賬戶、資金管理等。相應地在圍繞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遵循了學生能力提升的規律和高職教育兼顧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特點,依次融入了基本素質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然后通過頂崗實習等綜合實訓課程和模擬投資對抗等拓展課程實現了學生在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向專業綜合能力、專業拓展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二、主要創新點
(一)課程設計思路上
本課程以工作項目與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以實際證券投資業務操作為導向,按照高職學生認知特點,采用并列與流程相結合的結構展示教學內容,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的過程中來構建相關理論知識發展職業能力。
(二)以任務驅動型提升職業能力
精心設置實訓項目,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能力。所有學生組成若干團隊,培養團隊合作組織協調交流溝通能力;信息處理、趨勢研判能力;投資分析、行情研判能力;識別風險、防范風險能力、自律能力等。
三、結束語
用“BTE三位一體”的思想來構建《投資管理與實務》課程體系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而且培養和鍛煉了教師隊伍。當然“BTE三位一體”課程體系在構造和實施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但應該算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鄭光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經營發展[J].科教文匯,2007(1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