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洪艷
摘 要: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良好的表達能力可以通過語言更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讓交流的對象更容易理解所表達的意思。在當今社會中,大到國際問題處理,小到傾訴聊天,都要求具備一定的交際能力。良好的交際能力可以給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中學時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對于未來學生交際能力的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中學階段是提升語言能力的重要時期,教師應該高效利用這個黃金階段,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提高表達能力,為未來學生交際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啟發式教學;表達能力;針對訓練
要培養初中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需通過老師和學生的配合。初中生學習能力不高,需要老師不斷的引導和啟發,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欲望。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首先要從自身充分認識到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性,進而運用課堂教學的優勢,結合有效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途徑,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針對性訓練和培養。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設置語言環境,刺激學生表達。開展主題活動并結合課本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養成語言表達的習慣。不同的學生基礎和學習能力不同,教師應該多觀察學生,與學生交流,并且在學生取得進步后要對學生加以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一、正確認識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進行的就是正確認識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紐帶,通過交流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學生未來的成長中,與他人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在家庭中、校園里以及未來走向社會。良好的交際能力都是一門必修課。一個善于交際的人,能建立更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能為個人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在課堂上強調表達能力的重要性。通過舉例讓學生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首先,教師要現身說法,在初中生心里,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老師對學生身心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教師就可以以自身距離,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聽明白自己所講的知識。又如,在學習“曹劌論戰”這一課時,曹劌用自己的計謀和機智的語言表達,說服魯莊公,聽從自己的計策,最終取得了長勺之戰的勝利。有一句經典的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但同樣是為國效力,楊修雖有過人能力,但是卻在表達方式上一而再地惹惱曹操,最終卻造成了“楊修之死”的悲劇,不但才華不能施展,還丟掉了自己的性命。通過這些舉例,就可以讓學生深刻地明白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二、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時候,要時刻記住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所進行的教學工作也是圍繞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不能采取灌輸式教學,應該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帶領學生主動學習,通過應用啟發式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有學習的積極性,才會在課堂上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提高表達能力的努力,并且使課堂的學習效率有效提高。教師在應用啟發式教學時,應該提前做好鋪墊工作,并且啟發內容要結合學生實際,不能超過學生可以表達的范圍,否則就會失去啟發的意義。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看云識天氣”這一課時,這一課的主要內容就是要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簡單的氣象規律。通過判斷天空中云彩的形狀預測接下來的天氣。這部分內容,學生雖然在課本上沒有學習過,但是在生活中應該也或多或少了解過這部分知識。可以通過提問法,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云彩與天氣的關系。老師可以先提示學生,例如,天空中只有很少的幾朵云彩,說明最近是晴天,接下來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規律。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說出自己知道的氣象知識,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針對性訓練,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對中學生表達能力進行提升的時候,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有針對性的訓練可以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以提升。在平時的教學中,只是將提升學生表達能力融入課堂教學中,課堂時間比較有限,而且學習課本內容占據了主要的時間,所以,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老師也無法照顧到所有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展示和提升的機會。所以,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設置專門的課程時間,用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將語言表達課加入到學生的課標中可以提高學生對語言表達的重視程度。這樣更有利于課程的開展。
例如,可以利用班會的時間,開展特色活動,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在活動中對自己的表達能力進行提升。班會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更有興趣,參與度更高。而且所設計的活動,一定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而不是只有一部分學生能得到提高。比如,以“今天我為同學講一個故事”為主題,讓學生為同學講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故事,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鍛煉。當然了,學生中肯定會有一部分因為羞怯等原因,不愿意參加,這時候教師要鼓勵他,讓他們自信更加自信,當這些學生講過故事之后,老師一定要對他們進行認可和表揚,鼓勵下一次積極參與進來。
四、設置語言情境,在實踐中鍛煉表達
情境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教學中也非常適用,語言表達能力是應用在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所以要提高表達能力,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置合理的語言環境對學生能力進行提高。在相應的語境中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表達自我的意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在未來面對真實的語境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語境中,教師也可以很容易發現學生在語言表達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可以對于這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日常生活中長出現的對話設置簡單的情境,在學生基本掌握了表達技能之后,再逐漸提高情境的難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例如,可以設置這樣的情境,“在值日的過程中,由于你不小心,將水撒到了同學的作業本上,這時你應該怎么做?”設置情境后,讓學生對這個情境,說一說,如果是自己不小心,應該怎么做,怎么說。如果自己是被弄濕作業本的同學,又應該怎么做。當然了,學生都知道是自己的過錯,雖然是不小心,但是依然應該道歉。但是有一些學生,就是不愿意說出來,導致同學之間產生矛盾。同過這樣的情境,學生可以學習到,在真正遇到這樣或者相似的情境的時候,應該怎么做。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當看到同學有不文明行為時應該怎么做,或者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如去校外參加比賽不能上學,應該怎樣跟老師請假等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中學時期正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時期,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如應用情景教學、針對性訓練等方式,為學生創造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溫添盛.淺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1).
[2]李家慧.試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5).
[3]李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華章,2011(24).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