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芳
摘 要:學生是否有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以及學習行為。因此,要想讓初中生學好生物課,生物教師需要積極尋找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生物課的興趣,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和提高教學成果。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習興趣;實驗教學
由于學校教師受到中考制度的影響,生物教師通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導致學生缺少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改變過去的教學方式,采取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教學效果與質量。具體方法如下。
一、設置各種實踐活動
興趣是促進學生不斷前進的動力,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學習的探究和分析,更深層次地了解事物的真相。因此,在生物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通過設置各種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生物的興趣。教師應該根據初中生的一些特點,比如,爭強好勝,對實踐活動的學生表現進行評價,并且設置獎項進行獎勵,可大幅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提高初中生的實踐能力。
二、實驗教學法的實施
生物教師可通過實驗教學法,將抽象、難懂的知識直觀化和具體化,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實驗時,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按步驟進行,認真完成實驗,鼓勵學生進行多次實驗,直到實驗正確完成為止,可培養初中生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
三、正確引導學生探究事物
初一、初二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很容易被生物中的現象所吸引,但在實際學習中,缺乏繼續探索現象本質的精神。可看出初一、初二的學生對生物課程的興趣不穩定,很容易對此課程喪失興趣。因此,生物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應讓學生多注意、觀察有趣的昆蟲、植物、標本模型、動物等,正確引導學生探究事物的本質,研究植物、動物的更多內容。比如,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及目標要求學生觀察常見生物的生活習性,了解人、動植物的形態結構,并且將現實生活與生物理論相結合等。此外,在教學中生物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對自然生物的興趣,從而對生物課程產生較大的興趣。
學生在初中時開始接觸生物課,因此在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對生物課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任課教師應積極地尋找各種方法培養學生對此課程的興趣。比如,設置各種實踐活動、實驗教學法的實施、正確引導學生探究事物等,提高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師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彭志鵬.初中生物課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學時代,2014(08):168.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