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輝
摘 要:在國際化改革的浪潮下,英語有了越來越顯現的地位和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及問題,簡要概述如何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角色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以學生為中心;學以致用
近幾年,教育部不斷提出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以實用為主”。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總結了幾點具體經驗。
一、因材施教,結合學生實際
例如,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第十單元《我想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的教學中,basketball(籃球)幾乎是每個男生都喜歡的運動,筆者經常見到班里男生在籃球場上揮汗如雨。筆者提問“誰想成為籃球運動員”時,班里男生全都瞪起眼睛,豎起耳朵,身體挺得直直的,高高地舉著手。“好,大家都想成為籃球運動員,那我們要不要先看看課文中關于籃球運動員的講述呢?”就這樣,筆者將學生的日常活動作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興趣刺激,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中。
二、模擬訓練,營造輕松氛圍
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有刺激作用。科學研究曾有顯示,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學生會有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同樣,在相似的環境中進行模擬訓練,更能讓學生快速理解、記憶,優化教學
效果。
例如,教學八年級下冊英語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時,筆者在課堂上創設情境,為學生模擬出一個party現場,人們在音樂聲中交談、跳舞,還有豐富的食物、香檳美酒以及華麗的燈光等等,讓學生首先在頭腦中有一個party的場景,幻想自己身處其中,而后再進行生詞、句子等知識點的記憶。這樣,在感覺和聯想中記憶,既讓學生學得放松開心,又能學得高效快速。
三、配合學習,調動學習動力
除了因材施教和模擬訓練兩種教學方法,筆者還采用分小組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按需要分成學習小組,每組學生互幫互助,各有分工,相互配合學習。這樣的安排,既可以實現“一幫一帶”,讓成績差的學生在同學的幫助下提高成績,讓成績好的學生通過為他人講解鞏固知識,又能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友誼,共同快樂
學習。
總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精神,讓學生積極表達。這才是當代最值得提倡、最有人文關懷的教學
方式。
參考文獻:
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