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麗
摘 要:如何讓孩子們在一個非母語環境的英語課堂上傾情投入、讓所有的情感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呢?教師要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最好的途徑之一就是使英語教學生活化,拋開地域的制約,為學生架設一條農村現實生活通向英語課堂教學的橋梁,將課堂生活化,將知識趣味化。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創設環境;生活化;主線
鑒于農村小學英語的現狀,立足于學生的農村生活體驗,我們要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拋開地域的制約,最好的途徑之一就是使英語教學生活化,為學生架設一條農村現實生活通向英語課堂教學的橋梁,實現課堂教學和現實生活的統一,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和興趣,覺得原來英語很有用,覺得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做到正如著名教育學家杜威所說的“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驗改造”。
一、教材生活化,激發內在學習動機
充分利用教材,又能跳出教材,找準教材與生活的契合點,把英語當成一種活的、真實的,可交際的語言來學。把所教語言與特定環境中的人聯系起來,強調學生借著老師的引導在各種因素的互動中主動地探索和掌握知識。
如:在教學Do you have...?Yes,I do./No,I dont. 以及有關餐具的單詞前,我根據農村到處都是泥土、樹枝等東西的實際,先讓學生回家后在周圍就地取材,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動手做一些餐具手工品帶回來,如:用農村隨處可見的泥巴做成碗bowl;小竹枝稍作整理一下變成一雙筷子chopsticks;用紙和膠水粘出一個紙杯glass;用剪刀剪出小刀knives和叉子forks
等等,老師適時讓學生運用這些充滿童真童趣的教具來進行交際:
S1:Do you have a knife?
S2:Yes,I do.
S1:Do you have a glass?
S2:No,I dont.
這些做出來的教具就好像他們平時在生活中做的玩具一樣,這樣將語言融入生活,學生練習起來是那么真實、自然,不僅可以把知識不留痕跡地融入英語實踐活動中去,還能讓知識回歸生活、聯系實際,把學到的知識真正沉浸在生活中去交流、去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創設“教學主線”,簡構教材情境,激活學生的語言圖式和內容圖式
經過多次課堂實踐與觀察,認為立足于“整體解讀”的視點,將“一線串珠”的理念引入英語課堂,構建主線教學,運用基于文本主題和情境圖圖意的簡筆畫,突出教學內容,取其精華,有的放矢。教師可以化文為圖,圖文結合,它既能充分表達文本重點詞句,又能彌補教學情境圖的不足,輔助原圖化解重難點。現以北師大版小學英語這套教材為例,以主線教學結合簡構情境幫助學生對所要掌握的語言進行有機串聯,將其融入一個特定的情境中去學習,便能有效地促使這些語言點被加工成信息鏈,在學生頭腦中加以儲存,形成整體的感知與認識。
下面我們來看教學“Bobbys House”一課的案例體現:
首先根據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特點及教學目標,創編了chant,在學生的無意記憶中把復雜內容簡單化,化零為整,把新單詞置于情景操練中。
Say a chant
Go go go to the bedroom;(group1 stand up)
Go go go to the living room;(group2 stand up)
Go go go to the bathroom;(group3 stand up)
Go go go to the kitchen.(group4 stand up)
Show four pictures:bedroom,living room,bathroom,kitchen.
接著由chant直接引入Bobbys House,Lets go to Bobbys House一句話承上啟下。
簡筆畫簡構Bobbys House。
This is the Bedroom/bathroom/living room/kitchen.
尊重遺忘規律,不斷重復學習。通過前面的分組,chant無意記憶,學生對房間的單詞已有一定的輸入,這時再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利用語音知識,拼讀規則,強化突破難點單詞,在具體情境中運用句型表達,事半功倍。
然后讓學生以“主人翁”的精神進入課文,Look,who is coming?(play the scene)Lets introduce the house with Bobby.(Ss read with Bobby)他們不是在學習課文,而是與Bobby一樣,是房子的主人,正在為他們的好朋友介紹他們的房子(這就是本課的主要情感線索),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把自身當作認知對象,使其在主觀上產生動力。
最后是知識的重現與生活應用。
圍繞主線,創設了真實的語境,貫穿了整堂課,富有整體性、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感,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在潤物細無聲的情境中,操練和鞏固了所要學的句型。給學生以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來參與具體的任務,人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思維,自己的積累,主動去習得語言,并在互相促進中獲得新的積累和學習經驗,實現對話文本的語用效能,提高學習效果。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任重道遠,本著“基于生活,在生活中,為了生活”的理念,讓英語教學與生活同步,充分挖掘利用資源,以科學的態度,不斷研究,大膽實踐,創出一條符合實際的讓農村的孩子愿意學英語、樂意學英語的教學新路。
參考文獻:
王穎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的鏈接方式.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