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琴
摘 要:在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幼兒不能成為被教師操作和管束的對象,而是應該成為具有自主性思維能力的群體。通過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有效提高數學學習效果。對此,作為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幼兒主動學習習慣與能力的培養,從而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從幼兒數學教學活動著手,重點分析了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幼兒主動學習能力的問題,以期通過努力,找到促進幼兒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從而為相關人士提供部分參考。
關鍵詞:數學活動;幼兒;主動學習;環境;方法
數學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而幼兒的思維特點偏向于具體化和形象化,因此,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上需要教師有效地組織和引導,通過數學活動、通過教學材料來構筑數學概念,使幼兒逐漸對數學產生興趣,形成數學思維模式。教師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能力中,應該從數學特點以及兒童發展理念出發,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優化教學方法,提高幼兒數學學習的主動性。
一、創造主動學習環境
1.營造生動和諧的氛圍
對于幼兒數學活動教學而言,所設置的各種教學活動,包括課堂、游戲以及探究活動都應該有利于引發和支持幼兒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于幼兒而言,環境和氛圍至關重要,它能夠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和展現自我,使幼兒樹立自信、獲得經驗,因此營造生動和諧的教學氛圍,創造新奇、輕松的學習環境對于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推動幼兒主動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在數學活動教學中應該尊重和理解幼兒,不能過于批評幼兒,更不能對幼兒產生歧視心理。讓幼兒能夠在包容、理解的環境中成長,教師應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幼兒。在數學活動中,以大朋友的角色引導幼兒的行為和思維,以合作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幼兒的數學活動中,使得幼兒樂于參加數學活動,勇于體現自己,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欲望,為其主動學習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
2.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數學活動承擔著數學啟蒙的作用,教師在將最簡單和最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幼兒的過程中,要注意從幼兒的學習興趣入手,加強引導,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對于幼兒而言,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便會專心、專注地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在遇到困難時也會積極主動地去挖掘。因此,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需要激發和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利用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欲望和求知欲望,讓幼兒全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在進行活動之前,教師可以依據接下來的活動內容進行設疑提問,讓幼兒渴求答案,如果幼兒能夠通過思考得到答案,那么讓幼兒通過實踐去證實自己的猜想,從而使得幼兒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整個活動便能夠順暢進行下去。例如,在學習二等分中,教師分給每個幼兒一張正方形紙片,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小朋友看看你手中的紙是什么形狀的?你能不能將它分為大小一樣的兩張紙呢?如果能的話,就嘗試一下,并證明給老師它們為什么是一樣大小的。”
3.注重教學材料的豐富性
在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中,操作材料是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教具的生動性和直觀性是有效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關鍵。因此,對于教學材料的選擇和使用就格外重要。幼兒年齡較小,活潑好動,并且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對于其教具的選擇上不僅要注重操作性、趣味性和游戲性,還要注重其豐富多樣性,最好是可愛美觀、色彩較為豐富的,以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習慣。
在數學活動區域內,教師可以投放各種活動材料,例如益智玩具、分類圖片、計算盒、制作材料等,吸引幼兒進入教學活動區域進行活動,給予幼兒觀察教學材料、使用教學材料,跟隨教學材料進行自主學習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兒對教具的喜好,并根據幼兒的學習程度以及興趣特點選擇更為適合的教具。另外,教師還應該注重讓幼兒在實踐中獲得提升。例如,教師可以針對計算盒、分類盒等比較枯燥的教具帶領幼兒進行重新設計,通過給幼兒提供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夾子,讓幼兒進行不同的設計。例如,有的幼兒為螃蟹加上腳,將孔雀的羽毛打扮得更加漂亮,還有的幼兒能夠根據夾子的不同顏色進行分類。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讓幼兒對顏色、形狀、大小等有所了解,還調動了幼兒自主探索的精神。
二、優化數學活動的教學方法
1.開展比賽游戲活動
數學作為一門具有較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對于幼兒來
說,存在一定的學習難度。但幼兒本身學習能力強和好勝心強的心理特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幼兒的這一特點,通過舉辦數學活動競賽來提升幼兒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組織和進行數學競賽活動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技巧和問題:(1)適當地進行比賽,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競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學習動力,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因此,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正確地認識比賽的意義。(2)要促進比賽形式的多樣化,可以進行全班比賽、男女生比賽、小組比賽、多主題比賽等,同時按照幼兒的能力進行分組,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2.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
幼兒數學教學活動本身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學王國,在教與學中會涉及各種問題,比如,數學基本知識、幼兒的參與和配合程度以及幼兒的自主學習效果等。教師在對不同的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創設不同的數學活動形式,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讓幼兒始終保持較高的活動興趣。首先,數學教學難免枯燥乏味,甚至有些理論比較抽象,這就要求教師善于將抽象的概念通過具體的方式表現出來,將各式各樣的教具、網絡多媒體以及有趣的課堂教學游戲結合起來,進行綜合運用,在教學中盡可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數學感知,為幼兒進行自主學習提供動力。
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復習“5以內的加法自編應用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一起玩一個計算游戲,看誰計算得最快。另外,還可以將數學活動內容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實現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提高幼兒對數學知識和問題的真實感知,從而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問題解決上,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和熱情。同樣是以上學習內容,可以讓幾名幼兒分別扮演售貨員、顧客、收銀員等,提供5種不同的玩具,并設定其合理的標價,讓幼兒通過買賣游戲練習“5以內的加減法”。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數學活動材料,還能夠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培養幼兒的運用、思考能力,在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單純地進行知識的灌輸,而是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幼兒數學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數學活動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創造主動學習的環境優化數學活動教學方法,提高幼兒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廷瓊,王濤,雒煥國.課程內容變遷視角下我國早期兒童數學教育的歷史發展[J].兒童發展研究,2015(01).
[2]李傳江,胡曉蓉.幼兒數學生活化:在自然、真實的情境中突出情感、興趣的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10(21).
[3]張鐵漢.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主動學習[J].教育科研論壇,2010(11).
[4]章美玲.創設適宜環境促進幼兒主動學習[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