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苓
摘 要:課前預習對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給予課前預習足夠的重視,發揮課前預習的作用。主要從小學數學預習指導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升小學數學的預習效果兩個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預習指導;必要性;措施
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課前預習,它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對課堂教學的質量有重要影響。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加強對課前預習的重視,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分析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課前預習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具有重要影響,首先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獨立地對新知識進行摸索,并且在摸索的過程中,尋找學習新知識的技能與方法,增強其自身的學習能力;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及時對教學設計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使教學設計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最后,學生在進行預習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增強自己的自律能力,為自己制訂學習計劃,促使其增強自身的管理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提高小學數學預習效果的措施
1.做好課前預習的準備工作
小學生由于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對社會缺乏全面的認識,加之知識儲備有限、思維邏輯能力發展還不健全等原因,要求學生自己進行課前預習,是很難取得理想效果的。并且,數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要求學生自己預習,學生很可能會因缺乏興趣,或者感覺困難,而沒有對此付之行動。所以,教師在為小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作業時,需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選擇適當的方法與手段,幫助學生完成課前預習。為此,教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準備工作:(1)教師要對教材以及教學的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探究,同時結合班級學生的知識學習情況,設計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問題,從而推動學生加強課前預習。(2)教師要對預習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設定。比如,小學生預習的方法與步驟,怎樣進行預習等,都需要讓小學生明確,從而方便小學生回家自覺進行預習。例如,教師在講一年級上冊的“比一比”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自己尋找工具,對一些指定的物品,如桌子、電視等進行測量。對于一些不會進行預習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設定方法與步驟,經過長期的訓練,從而教會其自覺完成預習工作。
2.加強學生的預習指導工作
很多小學生雖然有意識要去完成教師的預習作業,但卻找不到預習的方法,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小學生課前預習的指導,幫助他們學會預習。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小學生預習的指導:(1)增強學生對信息的提煉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對要講的內容進行閱讀,找到自己不能理解的內容,將其記錄。(2)學生在自己預習完以后,讓其自己將導學部分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實現學生對自身學習效果的檢驗。例如,教師在講三年級上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的內容,然后讓其自己尋找認為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再讓學生將自己對導讀問題的解答進行檢驗,查看學生的預習能力和預習情況,從而觀察學生的學習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提升。
3.做好課前預習的檢查工作
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可以有效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通過對學生課前預習的檢查,有助于教師明確學生學習的難點,從而促進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教學,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通常情況下,教師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都是使用抽查、提問等方式進行的,但這并不是唯一的。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班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為其設定不同的預習目標,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課前預習對于增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與教師的交流互動,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教師給予其足夠的重視,根據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引,從而增強小學生預習的效果,從而提升班級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張宸軒.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有效預習指導[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