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識字少,在數學學習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這是因為他們的閱讀水平沒有達到,所以,在小學低年級就要對他們進行閱讀練習,這對于以后提高數學水平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低年級;數學;閱讀
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基本的數學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習閱讀,要把閱讀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在逐步的閱讀中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學理解能力,為順利地解題打好基礎。那么,在數學教學中怎樣才能讓學生快速提高數學閱讀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
閱讀語文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有趣,里面有一定的故事情節,而數學閱讀沒有語文閱讀那么有趣,所以,我們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要先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因為只有學生對閱讀有了興趣才會進一步提高他們對數學的理解能力。筆者非常注重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把這種培養貫穿到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比如,我經常設置有趣的情境進行教學,還進行一些小的數學小競賽,讓他們比一比誰學得好。比如,我找了三個學生,一個是兔媽媽,一個是兔寶寶,一個是主持人。兔媽媽說:“我有12個蘿卜。”當小兔子說:“我比媽媽您少7個蘿卜?!敝鞒秩苏f:“小兔有幾個蘿卜?”學生被這種方法吸引了,都想扮演兔子媽媽與兔寶寶,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老師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并鼓勵他們在課下多表演,更要多讀,大聲地讀。
二、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
1.教師領讀
數學教師一般不會領讀,因為,他們感覺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師的事,殊不知,教師引導學生跟讀是培養學生閱讀的最常用方法。讀的時候,數學教師要做到吐字清晰,語速適中,語調均勻,有一節奏感,能讀出這道題的重點,特別是關鍵的地方要特別讀,甚至是重復以引起學生的重視??梢越處熛茸x學生聽,再教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學生可以手指指著字跟著讀,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心到,句子要讀完整,不能讀錯,不能跳讀,讀完一句要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2.找找關鍵詞
一道數學題中有一個或者多個關鍵詞,在閱讀指導時,教師要多多強調,讓學生學會識別關鍵詞。比如,4和8相乘,積是多少?4個8相加,和是多少?4和8相加,和是多少?這三道題如果放在一起,如果不細細讀就很容易出錯,老師要把其中的關鍵詞提示給學生,如“和”“積”“乘”“加”等,只要學生注意了這些關鍵詞,才不會出錯。
3.動動嘴
很多學生在數學閱讀時不動嘴,也就是閱讀時沒有發出聲音,高年級的學生這樣可以,但是要求低年級的小學生就要動動嘴,讀出聲,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比如,在學習退位減法做22-15=?時,老師要求學生一邊擺小棒一邊讀,也可以把自己的做題思路從腦中通過嘴的聲音呈現出來,有的學生這樣說:個位上2減5,可以從十位退1,個位12減5得7,十位2還剩下1,1減1等于0,最后得數是7。這樣,不但自己的思路清晰了,而且老師還可以針對某個學生聽取其做法,并對其進行有效指導。
4.動動腦
數學閱讀的過程就是給思考提供信息的過程,我們一定要把得到的信息進行思考,才能把信息轉化成結果。閱讀理解就是憑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感悟,發現難點時要逐字斟酌,把所包含的數學語言挖掘出來,內化為自己的見解。
三、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不是一時能養成的,數學能力也不是短期內能形成的,而是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基于此,我們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良好閱讀習慣不僅需要時間,也需要自覺性,讓小學生要從思想上重視,讓他們懂得,只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形成,在平時的教育中逐步把自己的閱讀成為一種自覺行為。特別是在做字數較多的應用題時,不要被這么長的篇幅嚇倒,也不要讀到一半就急于動筆解答,而是認真研究題目,閱讀題目要靜下心來,仔細體會理解題目的考點是什么,知道了什么已知條件,各個條件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在閱讀過程中,各個問題聯系在了一起,大腦中已經形成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并有了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必要時,教師要提問學生讀懂了幾個信息,哪些信息重要。這樣,學生的解題過程就會更穩、更扎實。在課外,數學教師也要布置一些閱讀方面的作業讓學生做,以期達到閱讀能力提高的目的。
總之,數學閱讀教學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一定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祥旦.結構·思路·語言:一年級數學閱讀三要素[J].福建教育,2013(44).
[2]唐利平.低年級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西藏教育,2014(01).
[3]戴國軍.提升兒童數學閱讀力的策略舉隅[J].基礎教育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