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君
歌的特色。基于審美欣賞活動開展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審美欣賞;小學;古詩教育
現如今,多種版本的語文教材不斷涌現,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古詩一直是小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它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將古代文學的特征彰顯出來。本文就結合小學古詩的教學現狀,談談基于審美欣賞活動的古詩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完善教學。
一、形象教學方法
形象教學法是基于審美欣賞活動開展教學的基礎,它能夠借助于古詩的形象性和思想內涵,傳達語言的魅力,利用簡潔的語言傳達豐富的情感。基于文學藝術本身的特性要求,審美欣賞必須從作品的形象出發,以形象給人的感受為依據,這是文學藝術審美與鑒賞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教師在教學古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時候,就可以將這一畫面通過形象的描述展現在學生眼前,調動學生的審美熱情。
二、情感體驗教育方法
古詩中大多蘊含著詩人豐富的情感,基于審美欣賞活動的教學也要強調情感的融入,保證教師與學生的良好溝通。針對這一特點,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情感的教學,在整個教學中滲透貫穿豐富的具體的情感,用滿是情感的聲音向學生傳遞古詩的情調和韻味,從而更好地突出審美欣賞活動的教學作用。
三、個性化教學方法
每個學生的基礎情況不同,對古詩的喜愛程度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個性教學,有針對性地開展授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開展審美欣賞活動教學的過程中,要實施個性教育,突出學生的差異性。例如,“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句古詩中提到的“犬”和“夜歸人”,每個學生對其形象的理解都有較大的差異,教師要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看法,有效實施個性化教學。
總而言之,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古詩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一定要堅持創新性教學,利用多種方式開展欣賞教育,突出審美欣賞活動的作用,通過有個性的、富有情感的以及形象化的教學方式,突出教學的意義,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蘇紅.基于審美欣賞活動的小學古詩教育方法[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0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