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躍平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繁榮,中小型企業對于我國經濟的推動作用越來越小。其原因在于我國中小型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嚴重落后,無法推動中小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而我國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中小心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的研究已經不單純關乎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更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改進措施
中小企業規模占據了我國企業總數的絕大部分,單這并不能避免所面臨的問題依舊嚴峻的問題。一般來說,我國小型企業的生命在五年一下,只有運作相對良好地小型企業才有可能超過這一年限,也就是說我國中小企業的實際生命力并不強,在不斷地企業更新中,大量的資金和財富被浪費。中小企業形成這樣的情況的原因有很多,財務管理問題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部分。
一、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存在問題
1.外界支持力度不夠
我國雖然在不斷地提高對于中小型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但是通過免減稅務的方式并不能解決中小型企業的財務問題。而且中小型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都很落后,不能夠充分利用外界的良好政策,所以我國實際的政策支持,在中小型企業中也只能發揮20%的效力。
2.財務管理模式落后
我國中小型企業普遍的經營效率不高,財務能力較低的現象都是可以利用現代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彌補的。作為企業經營的核心部分,財務管理的能力決定了企業對于資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率。但是傳統財務工作對于這重要的兩點沒有任何關聯。也就是說,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沒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利用和浪費,卻在實際的經營中出現了比例更大的浪費情況,所以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速度和盈利能力遠不如大型企業。
3.缺乏專業財務人才
現代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專業的財務人才,但是在中小型企業中,專業的財務人才的比例相對較低。專業財務人員的使用率還是相當高的,但是能夠操作現代財務管理的人才極少。其原因在于兩點,首先中小型企業雖然有進行現代財務管理工作的必要,但是卻沒有實際的需求,則更加沒有招聘專業人才的需要。因此中小型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人才儲備情況需要一定的改變。
4.缺乏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相對獨立,缺乏有效的政府支持。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中小企業制定了相對獨立的融資渠道,但是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經濟因素仍然是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銀行為了降低風險,不愿意將貸款發放給中小企業,致使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業的融資相對較急,而銀行的融資手續相對繁瑣,難以解決中小企業的燃眉之急。
5.信息化建設滯后
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難以有效的引進新進的計算機技術,并且企業的財務分析工具相對落后,不能有效的對財務進行管理。在大部分中小企業中,計算機僅僅作為擺設放在辦公區中,財務人員難以運用計算機來對比分析財務信息,繼而不能有效的規避風險。另外,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過于重視短期資金的流動,難以對中長期的資金進行規劃,從而會影響中小企業的發展。
6.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由于中小企業規模相對較小,致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大部分由家族成員擔任,這種方式雖然可以減少財務風險,但是由于財務管理知識的缺乏,不利于其對財務進行科學的管理。另外,在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中,財務人員的職責和薪資待遇難以協調發展,致使財務管理人員缺乏有效的積極性。諸多因素限制著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
二、中小企業革新財務管理機制的改進措施
1.提高外界支持力度
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應該汲取有益的經驗。首先就要在打開市場渠道中大做文章。市場的開拓主要依靠提高外界支持力度。很多大企業在這方面由于做得好,所以在國內市場乃至于國際市場上贏得先機。與大企業相比,廣大中小企業在知名度上略顯單薄,而正因為如此,則要更需要提高外界支持力度。這種支持的來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為其他的企業單位,通過實現“南南合作”,實現資源的合理優化;第二是尋求機關單位的支持與合作,在政權的庇佑下實現品牌知名度的緩慢提高,并為財務儲備上加強夯實的工作。
2.健全財務管理模式
首先,要建立高效的財務控制制度。傳統的財務控制制度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市場經濟的體制的影響,能夠發揮出的實效性受到阻礙。通過制定完善的制度,為其提供規范性的財務行為與保障;其次,注重財務控制的嚴謹性,要保證涉及到的各項基本因素能夠滿足科技型企業的發展需要,明確財產評估與預算,增強依法理財觀念與能力要求;第三,由于中小企業在生產運營過程中,對資金的利用率以及利用方法需要進行創新發展,樹立嚴肅的財務紀律,確保在管理、執行以及經營等方面具備健全的財務控制制度進行管理。
3.積極培養財務管理人才
企業如欲振興和發展,需要以管理為保障,以效益為基礎,靈魂則是人才。在人才強國戰略的指引和號召下,中小企業始終要以引進和選拔人才為核心,實行對財務管理人才的最大范圍的高薪招募。招聘制度要打破常規,從心理學的理論分析進行出發,實現對人才標準的全面精確的判斷,為人才招募工作提供最大程度上的服務,此外還在選拔財務人才上能夠做到打破單純的學歷高低,能夠以員工的發展潛力為主,為企業招募了一大批財務人才。
4.拓寬融資渠道
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由于受到規模和管理因素的限制,銀行不愿意給予中小企業貸款,致使企業的融資受到限制,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針對這種現象,我國政府應該制定合理的措施來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首先,政府要建立適當的擔保機制,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制定嚴格的擔保,以便銀行可以將貸款發放給中小企業。其次,政府應該給予銀行適當的優惠政策,使銀行在發展中,可以減少中小企業的融資流程,繼而可以更好的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最后,政府要在融資方面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要保證銀行融資的合理性,同時要保證中小企業融資的運用合理性。
5.加強信息化建設
在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中,企業過于重視短期的財務收入,不注重資金的中長期規劃,并且企業難以運用現代化的財務分析工具,致使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因此,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注重信息化建設,以期可以更好的對財務進行管理。首先,中小企業應該轉變自身的管理思想,要積極的引進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財務分析技術,并且將其應用于財務管理中。其次,中小企業要合理的運用財務分析技術,對企業的財務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管理,以便企業可以更好的規避財務風險。最后,企業要重視資金的中長期規劃。只有企業在管理中加強信息化建設,才可以更好的保證企業財務管理的合理性,進而可以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
6.建立合理的激勵政策
在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中,由于企業缺乏相應的激勵政策,致使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有效的積極性,難以保證財務管理的合理性。針對這種現象,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建立合理的激勵政策,以便可以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首先,企業可以將財務管理與工作人員的績效掛鉤,以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其次,對于難以有效的預測風險的財務人員,企業要適當的給予其相應的處罰,使其可以在工作中汲取教訓。
三、結論
中小企業的發展早在十七大會議上就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代表著在今天擁有了長足的發展空間。針對財務管理這一模塊上,中小企業務必要做到與時俱進,不但要嚴格控制風險,還要爭取取得比較可觀的金融成就。毫無疑問,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要揚長避短,有效地防范與化解財務風險,確保企業經營的良性化運作,提高其抗御風險能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齊莉.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會計之友(下旬刊),2011,4(7):22-23.
[2]趙德武.我國宏觀財務經濟監測與預警問題研究[J].財務與會計,2010,2(3):16-18.
[3]楊福梅.財務經濟綜合分析的方法及討論[J].經營管理者,2014,11(27):196-198.
[4]阿不力米提·尕衣提.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商業經濟,2012,03(03):54-55.
[5]曹繼學.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企業導報,2013,11(2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