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邦
【摘要】本文介紹了眾籌的概念、起源與發展的基本狀況,分析了我國眾籌融資的模式及其運營機制,進而對我國眾籌融資模式存在的風險進行了闡述,最后對眾籌融資的監管和未來發展提出了五點建議。
【關鍵詞】眾籌 運營機制 風險
一、眾籌融資的概念、起源及其發展
“眾籌”翻譯自crowd-funding一詞,是指項目發起人為實施某個項目或進行風險投資而向群眾尋求資金支持的一種募資行為。
眾籌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1713年,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翻譯“伊利亞特”前承諾,在完成翻譯后向每位訂閱者提供一本早期翻譯版本,這一創造性的承諾為他帶來了575名用戶的支持。
現代眾籌的誕生是以專門互聯網眾籌平臺的出現為標志的。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眾籌網站是ArtistShare。2003年10月,該網站開始運營粉絲眾籌項目。2005年之后,眾籌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如 Sellaband、SliceThePie和Kickstarter等。2012年4月奧巴馬頒布《Jobs》法案確定了眾籌的合法地位,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眾籌行業的發展。
從國內情況來看,2011年7月國內第一家眾籌網站“點名時間”上線,標志著中國眾籌行業的開始。2013年,其界面設計及運營模式與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眾籌網站Kick-Starter非常相似的眾籌網上線。2014年7月1日,電商巨頭京東推出眾籌平臺“湊份子”。2015年3月份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被業內人士認作是中國眾籌行業從草根游戲發展到互聯網新金融的分水嶺。由此,中國的眾籌行業在2015年迎來了大發展。據網貸之家聯合盈燦咨詢發布的《2015年中國眾籌行業半年報》統計,截止到2015年6月底,國內正常運營的眾籌平臺已達211家,其中股權眾籌平臺達98家,數量最多;其次是回報眾籌和混合眾籌,最少的是捐贈眾籌平臺,不到10家。我國眾籌產業形成了以回報和股權眾籌為主,混合眾籌和捐眾籌為輔的局面。預計2015年下半年,隨著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國內眾籌平臺將會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二、我國眾籌融資的模式及其運營機制
(一)眾籌融資模式簡介
眾籌融資模式的核心利益主體有三個:融資者、眾籌融資平臺和投資者。其中,融資者即資金需求方,通常是需要解決資金問題的創意者或小微企業的創業者;投資者即資金供給方,往往是數量龐大的互聯網用戶,他們一般不以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投資標準,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眾籌項目;眾籌融資平臺是第三方,它在眾籌過程中扮演了支付中介的角色。
按照不同的標準,眾籌融資模式可以有不同類型的劃分。我國國內通常以融資者向投資者提供的回報內容為標準,把眾籌融資模式分為四類,即:債權眾籌、股權眾籌、回報眾籌、捐贈眾籌。前三類眾籌的投資者對項目或公司進行投資后,將按照約定分別獲得一定比例的債權、一定比例的股權、產品或服務。而捐贈眾籌投資者的出資屬于無償捐贈,不要求回報。
(二)眾籌融資運營機制
我國眾籌融資模式的運營機制可分為五個階段:即項目獲取、篩選及發布階段、項目推介與匹配階段、項目資金流轉階段、項目投后管理和利益回報階段、項目退出階段。
1.項目獲取、篩選及發布階段。眾籌融資平臺接收融資者的項目申請,并依次通過項目初選、約談創業團隊、盡職調查等步驟對融資者的項目進行篩選,選出安全性高、投資回報穩定的優質項目,隨后通知融資者以合理合法的包裝形式將其進行公布。
2.項目推介與匹配階段。項目啟動眾籌之后,眾籌平臺要提供專業的運營團隊負責項目推介,幫助融資者尋求客戶支持,并及時向融資者反饋推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盡快完成融資者和客戶之間的項目匹配。
3.項目資金流轉階段。如果在籌資期限內成功募集到目標金額,眾籌平臺或其委托的第三方資金托管機構就要負責將投資者的資金劃轉到融資者賬戶,項目開始正式運營。反之,項目宣告失敗,所有已經支付的資金都會被退還給投資者。
4.項目投后管理和利益回報階段。眾籌項目成功融資后,眾籌平臺要跟進該項目的后續發展,直至融資者完成了承諾的回報;對于采用了“領頭+跟頭”模式的股權眾籌,項目的投后管理由領頭者來負責,眾籌平臺應當協助管理。當項目完成或者取得一定成果后,融資者應當按照約定給予投資者回報。回報眾籌、債權眾籌的回報通常是一次性完成的,股權眾籌回報周期比較長,捐贈眾籌無回報。
5.項目退出階段。捐贈眾籌的投資者一旦捐贈結束便可選擇退出;回報眾籌和債權眾籌的投資者一旦獲得約定的回報便可選擇退出;股權眾籌的性質比較特殊,如果沒有特殊約定,投資者需要等到被投企業再融資或IPO才開始套現退出。
三、我國眾籌融資模式存在的風險
(一)信用風險
眾籌融資的本質是金融服務,而金融服務的本質是信用,因此信用風險管理勢必成為眾籌融資模式管理的核心問題。信用風險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融資者的信用風險和眾籌融資平臺的信用風險。
1.融資者信用風險。融資者的信用風險主要包括眾籌平臺對眾籌項目審核不夠規范引起的問題以及投資者與融資者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問題。首先,關于項目審核的問題,一方面,目前很多眾籌平臺在項目審核上缺乏標準化的評判體系,信用評判仍然建立在項目審核人的主觀判斷之上。另一方面,眾籌平臺的收入來源于撮合融資交易成功的手續費,所以它可能會為了“成交率”而降低項目上線標準。其次,關于融資者與投資者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問題,融資者會選擇性地傳遞投資相關信息,隱瞞負面信息,美化有利信息,誤導投資者。
2.眾籌融資平臺的信用風險。眾籌平臺的信用風險主要在于資金托管問題以及投資者與眾籌融資平臺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問題。首先,關于資金托管問題,融資者和投資者的資金往來是通過眾籌平臺開立的賬戶進行的,一旦眾籌平臺經營不善,很容易誘發跑路。其次,關于投資者與眾籌融資平臺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問題,眾籌平臺可能在無明確投資項目的情況下虛構融資信息或者與融資者串通,發布虛假融資信息,騙取投資者的資金,從中謀取私利。
(二)法律風險
目前眾籌行業面臨的監管現狀是僅有相關部委的規范性文件和一些行業自律性文件,國家尚未制定出效力層級更高的法律來加以規范。眾籌融資依舊面臨著諸多的法律風險,主要包括:非法集資的風險,非法發行股票的風險,知識產權受到侵犯的風險。
1.非法集資的風險。我國法律規定,“非法集資”的認定應當同時滿足四個條件,一是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二是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三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給付回報;四是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從實際運作上看,除募捐式眾籌外,其它類型的眾籌均是通過互聯網向社會大眾公開推介項目,并承諾在一定限期內給予回報,以此來籌集項目資金。眾籌這種業態一不小心就容易“觸雷”,被認定為非法集資。
2.非法發行股票的風險。股權眾籌所涉及的法律風險主要是非法發行股票。2015年8月7日,證監會下發了《關于對通過互聯網開展股權融資活動的機構進行專項檢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再次強調了股權眾籌“公開、小額、大眾”的特點,明確將股權眾籌定位于公募股權眾籌,只有拿到牌照才能經營,這意味著除了目前已經取得公募股權眾籌試點資格的阿里巴巴、京東和平安之外,市面上其他所謂“股權眾籌”平臺都將被定義為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其從事的融資業務將另行出臺管理辦法進行規定。未來將以何種方式批準股權眾籌開展業務,現在政策還未明確,非法發行股票的風險依舊存在。
3.知識產權受到侵犯的風險。融資者為了更有效地獲得資金支持,需要將創意方案、商業計劃書等放在眾籌平臺上展示,由于項目尚且處于初創階段并不具備申請專利的條件,故不能依知識產權相關法律保護其權益,這就給了他人剽竊項目的機會。即使有些項目具備申請專利的條件,但申請專利程序繁瑣、時間過長,若不在申請眾籌之前就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的話,也依舊難逃被剽竊的結局。
四、我國眾籌融資的監管建議
(一)建立融資項目信息披露制度
融資者應通過眾籌融資平臺向投資人如實披露企業和項目的關鍵信息,加強操作和融資的透明度。考慮到融資者的性質、發展階段及融資需求存在差異,可對不同需求或者不同融資等級的企業設定差異化的信息披露義務。
(二)建立第三方資金托管制度
解決眾籌平臺資金托管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第三方資金托管制度,引入第三方機構負責資金托管,代理眾籌平臺在投資者賬戶、平臺賬戶與融資者賬戶之間進行資金劃轉,實現投資者資金與融資者自身資金分賬管理。
(三)建立健全眾籌行業的征信體系
一方面,一些眾籌平臺應改變只依靠自身有限人力去調查融資者資信的傳統征信模式,運用云計算技術搜集數據,實現云計算技術與人工信息搜集的結合,豐富自身的信息資源。另一方面,眾籌平臺之間,眾籌平臺同P2P平臺、小額信貸平臺之間應積極開展合作,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例如,人人投即將推出的“誠信聯盟”平臺,便同其它眾籌平臺、P2P平臺、小額信貸平臺等投資機構相互打通對接,有望實現數據共享。
(四)制定相關監管規則來保障眾籌融資依法開展
政府應該一方面抓緊研究制定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的監管規則,積極推進試點各項準備工作,另一方面縷清對于“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的監管思路,盡快的建立私募股權眾籌的監管規則,保障眾籌融資依法開展。
(五)建立知識產權備案制度
針對創新性項目的知識產權易受侵犯的的問題,可建立知識產權備案制度。項目發布之前,其所有者可對其創新之處進行登記備案,備案期間其創意受到侵犯的,當專利審批通過后可對侵權行為追責。這樣不僅保護了融資者的知識產權權益、保證知識產權的審批質量,還不影響融資者的融資行為。
參考文獻
[1]李耀東,趙金龍.中國眾籌行業:回顧與展望[J].金融市場研究,2015(02).
[2]雷華順.眾籌融資信息披露問題探析[J].開放導報,2015(04).
[3]冉飛,張清朵.眾籌融資模式的運營機制及風險分析[J].金融視線,2015(07).
[4]孫學立.我國眾籌融資模式及監管問題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5(06).
[5]陳志.我國眾籌融資的模式、現狀及風險分析[J].風險管控,2015(02).
[6]余政.眾籌與非法集資之分野探究[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