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娟
摘 要: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十幾年中,國家加大力度支持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也更多地為人們所注意。但由于職業教育沒有升學壓力,學生生源參差不齊,影響了學校的日常管理,也對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班主任的職責入手,充分運用各種事例,談一談如何從新生開始教育、組織班級到定崗實習、畢業,做好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
關鍵詞:技校;班主任;學生管理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是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推行者,學生管理80%依靠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好壞事關重大,尤其是目前職業院校招收的學生大都是中考、高考的落榜生,有些還是學習差、品德差的雙差生,這些學生的管理工作極為難做。如果在管理工作中出現問題,勢必影響學校各種規章制度的實施,影響校園風氣。如何做好班級管理成為每一位班主任最先考慮的問題。
一、抓好開課前的教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學后,學校要組織學生進行軍訓和規章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班主任要很好地利用這個契機,嚴格要求學生,使班級管理工作有個良好的開端。在這個時期,班主任不僅要督導學生堅持軍訓,還要加強學生的內務、衛生以及個人生活等方面的引導和管理,使之盡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此外,班主任應根據班級具體情況,和學生一起制訂一些行之有效的班規。
但是,開端并不只是軍訓。很多學生迫于新環境的壓力和班主任的威嚴,會把自己的缺點隱藏起來,表面上“安分守己”,實際上在等待時機,準備違規。對于學生的教育,我們需要常抓不懈。在我的工作經歷中有這樣的體會:前期天天跟進學生,檢查學生的出勤率、課堂表現等其他情況,班內就會秩序井然,學生之間的矛盾或者是其他問題也相應比較少。在良好氛圍的影響下,學生會自覺注意自我的言行舉止。
二、德育工作要貫穿始終
目前職業院校招收的學生,主要是中考和高考的落榜生,這些學生普遍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大多數人不愛學習,不想學習,在以前的學校可能一直飽受批評,從不被重視,因而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還有些學生是家長不能管,不想管,只是特意把他們放到學校希望學校能夠管好的問題孩子。這些來自不同的學校,卻有相同的“命運”,同一樣的歸宿的學生,很容易在心理上得到溝通,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因此,很容易形成一個個“小團體”,這種現象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將會導致整個班級出現不良局面,給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所以,班主任要時時抓好德育工作,把德育滲透到班級生活的各個方面。
1.用制度規范學生
管理學生,不能只講大道理,首先,要讓學生懂得在家要孝順父母,在校要尊重老師,要做到懂禮貌,講衛生,守紀律。如果這些都做好了,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就不錯了,將來必會給他帶來無窮的成長發展機會。其次,再教育他們不要亂扔垃圾,不應破壞公物,讓他們向著有文明、有禮貌、有追求的道路上走,從而引導他們學會遵紀守禮,團結同學,尊重教師,努力學習,使自己能立足于社會。如果學生有了正確的追求和想法,教育起來就會容易得多。
在接任新班后,我通常會從細小的行為習慣開始,教會學生基本的道德修養,告訴他們什么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么是令人討厭的惡習。其實學生都明白自己行為的好與壞,只是由于他們從小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對于不良的行為早已習以為常了。這時班主任就要從一點一滴教起,要不厭其煩地說:“隨地吐痰不好”“說臟話不好”“走路彎腰駝背不好”等,在班會時還要強調為什么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舉一些例子讓學生明白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于以后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如果這些都做好的話,我覺得德育工作已經成功一大半了。接著,班主任要從學校的規章制度入手,規范學生的言行。很多學生都會說:“我偶爾一次違反校規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或者是“就我一個人沒來,別人都在教室,上課的老師也看不出來。”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不能只給學生講學校的條條框框,而是要從他的思想根源入手,幫助他樹立班集體的概念,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班集體的管理工作或者是學校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久而久之,學生會慢慢地融入集體,產生集體榮譽感,這樣再給他們講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他們就比較容易接受和遵守了。
2.用愛心感化學生
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班主任不斷的說教,時刻用制度來規范學生,但同時也要用愛心來感化學生,尤其是在職業院校,學生學習不好、行為不良,很可能在以前的學校還會受到老師的歧視和同學的討厭。這樣,就形成了他們自私、冷漠、自我封閉、自我保護的性格。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學生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老師面前態度誠懇,表示悔過,過后卻是一切照舊,沒有改過的意思。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不能用嚴厲的批評、強制的手段鎮壓學生,這樣往往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我們常聽人說“用真心換真心”,對待學生也要這樣。
實踐證明,一個對學生關心、友愛的班主任會受到學生的尊敬,班集體的問題也會比較少。我常常會在下班后到學生宿舍坐一坐,帶一些小零食給他們,聽一聽他們的想法,讓他們發一發自己的牢騷。沒事時給學生發一條短信,在他們的QQ空間里留言,給他們鼓勵,在遇到問題時幫助他們出主意,給他們想辦法,用真心愛護學生,用真情感化學生。
3.用知識充實學生
十五六歲是學知識、學技術的大好年齡,在學生的學習問題上,班主任應配合任課老師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由于職業院校的專業限制,學生大多數時間都在接受專業教育和技能訓練,為了以后的工作,大部分學生都能專注于本專業的學習,但也有一些學生不能很好地堅持。對此,班主任要結合當前的就業環境,和學生共同分析利害關系,利用班會時間組織學生學習優秀的從業人員事跡,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以正面的引導。
除了在專業上督促學生要刻苦努力,班主任更應該指導學生擴大學習領域,增加閱讀量。職業院校的學生大都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這些擁有大量空閑時間的學生也不知道讀什么書。為此,我經常鼓勵學生多閱讀,從一些學生能看進去的雜志開始,慢慢養成閱讀習慣。
三、做好畢業前的思想教育工作
職業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有技能的人才,如同我校的校訓“下苦功讀書練技,出好活養家報國”,學生最終要走上工作崗位,展現自己的崗位技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有些學生不能堅守崗位,時常脫崗。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在定崗實習前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知道現在的就業環境不容樂觀,就業形勢緊張,而我們定崗實習后也是處于學習階段,好高騖遠永遠不會學到真正的技術。同時要讓學生明白任何成功的取得都不會一蹴而就,沒有付出就不會有回報,要讓學生做好吃苦受累的準備。正式實習后,也需要班主任經常關注一下,時常到企業看一看學生,了解學生的工作情況和思想動態,遇到問題及時解決。這有利于學生順利地度過定崗實習階段,真正走上工作崗位。
總之,班主任在學生教育中發揮著重大作用,一個好的班主任應該有愛生之情、嚴生之行,幫助、教育學生。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07.
[2]符致農.中國教育教學雜志.北京: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2003,15.
[3]王迎春.技校班主任工作的四個“標點符號”.班主任,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