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金香
一、教育教學如何面向全體學生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我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一直探討這個問題,我試圖通過加大教師對學生練習的檢查力度,力爭與每個學生對話,想達到面向全體學生,大面積提高成績的目的,結果卻是事倍功半。后來我就嘗試新的方法:在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的檢查中發揮學生的群體優勢,練習完成正確的學生就是一個個“小老師”,讓他們對練習中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指導講解,從而使群體教學達到1∶1的個別教學的效果,使教學質量明顯的提高。
這樣做的理由是:在練習時每班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完成練習相對又快又準確,而他們完成練習后若去做別的練習,教師力不從心,照顧不過來,這部分學生沒事做浪費他們的時間,而其他學生完不成練習,又不能同步進行,這時若讓做得快的學生用自己對練習題的經驗去指導做得慢的學生,可使雙方都受益。一方面,教室里增添了許多“小老師”,使不同程度的差生得到分層個別指導,創造了第二次學習機會;另一方面,好學生通過給別人講解指導,加深了自己對該知識點的認識,糾正了自己的某些錯誤認識,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發展了對出現錯誤的觀察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使全班的學習風氣明顯改善。
這種做法使一個教師變成了多個教師,而且學生越多,所產生的“老師”就越多,較好地發揮了群體教學的優勢,實現了分層教學,個別指導的教學方法。此方法如果用得好確實可使群體教學達到1∶1的個別教學效果,從而實現面向全體學生的目的。
二、個別學生的培養(尖子生,學困生,問題學生)
1.尖子生的培養
(1)團隊合作
先把班級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組成一個團隊,在班級做出榜樣、做出示范,并且讓他們一周后通過單元測試成績進行一次定時定點的交流,交流他們的學習經驗和學習心得。
(2)數學錯題本的利用
讓學生每周都整理好自己的錯題和學校出的每日一題,并且把自己的答案和標準答案進行對照,記錄好,用紅筆分析錯題原因,尋找對策。
(3)關心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4)雪中送炭
學生考得不好,很郁悶的時刻,一句鼓勵,一個分析,學優生會感動。學優生遇到了大的變故,給予心靈雞湯,比上多幾節課好得多。
(5)給他們定時定量的一周學習任務
2.學困生的培養
學困生之所以學困,在很大程度上與缺乏學習興趣有關。因此,要使學困生不學困,或者發展成為“不學就困”,就必須注重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我采取了以下方式:
(1)潛能的激發
(2)分析原因,制訂計劃
學困生之所以學困,肯定會存在某些原因。我會主動幫助學生分析查找學困的原因,制定出符合該生實際的學習計劃。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大概有:自身身體素質、智力發展遲緩、家庭教育、家庭經濟狀況、家庭關系、社會環境、受教育的基礎、學生自身心理素質等都是制約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的重要因素。
(3)降低門檻,引入殿堂
針對學困生學習困難,難以培養學習的興趣,他們接受知識慢,對學習很容易失望。作為教師,要降低門檻,放寬對他們的要求,讓學困生完成他們自己很容易完成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很輕松地掌握符合他們現實狀況的知識。這樣,就容易把學困生輕松地引入學習的殿堂。記得我在初二的時候,7班有個叫帥澤華(化名)的男孩,數學成績不是很好,可是他的學習態度非常端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每次的數學測試就是考不出好分數,對于這個孩子我一直很關注,所以我一開始就讓他多做點容易的題目,在完成淺顯的作業中培養了他的學習興趣,因此,他的數學學習成績也一路攀升,現在成為全班的佼佼者。
(4)主動幫助,促使前進
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較差,他們往往會產生悲觀失望的自卑感,缺乏學習的興趣,他們當然不會主動地去請教。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會主動會低下頭問問她,會了嗎?要不要我提示下?讓他們感到我是很樂意幫助他的。
教師的心目中要有學困生,但我們絕不能把他們當成是學困生,特別是不能把他們當成是永久的學困生。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自覺地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才有可能使學困生轉變成為“不學就困”的好學生。培養了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就有可能改變這個學生一生的前途和命運。
3.問題學生的培養
(1)了解問題學生的愛好
先知道問題學生的愛好是什么,從他的愛好當中找出他的閃光點,我一直堅信一句話:“每個人都有美的一面,關鍵是你有沒有發現美的眼睛。”問題學生他并不是天生是有問題,是由于很多的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心靈受傷才成為問題學生,如,單親家庭、暴力家庭、留守兒童等,他們主要缺乏的是親情。像這類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與他們建立平等的關系,像朋友一樣和他討論問題,走進他們的心里,讓他接受你、親近你,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2)幫助問題學生克服意志薄弱
鼓勵學生主動承擔勇于挑戰困難的決心,并且陪著他一起挑戰,當他們碰到疑難問題時適當地給予提示,讓他嘗試到挑戰困難后的喜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