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明
摘 要:在初中階段,對于英語學困生,教師需要給予其更多的耐心以及關懷,從而減少學生的壓力,進而逐步引導使之提升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幫助英語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關鍵詞:有效轉化;學困生;初中英語;共同進步
據統計,初中階段的諸多英語學習較為困難的學生有很多并非自身語言天賦不高,而是因為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落后于他人,由于初期的學習成績差導致內心對于自己的不自信形成了對于英語學習的障礙,長此以往甚至會發展為心病,使得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感到不順利。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對于英語老師都會有懼怕心理,而這種學生也就是英語學困生。這類學困生的特點是英語成績始終無法跟上正常的教學進度,并且對于英語也不能產生正常的學習動力。而這些具體表現究其原因一般是其早期的英語學習沒有打下良好基礎,再加上沒有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對于沒有進展的英語學習就會產生懼怕感。很多英語學困生在其他學科的突出成績說明了其存在有很高的學習天賦,只是由于在英語學習上偶爾出現的小失誤使得對于英語失去學習的自信心,因此在嘗試無果后才會將自己更多的精力轉移至其他學科,對于英語學習始終無法保持和其他學科一般的學習熱情。這就導致抑郁學困生的學習困難更加嚴重,教師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要以消除內心的心理障礙為主,不能強行將教學工作施加在其身上。而具體實施手法有如下幾種:
一、樹立對英語學習的信心
學困生有多種類型,但大多都是可以讓教師進行后天引導學習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學習英語的天賦,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未成年,大多都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個階段教師的引導工作尤為重要,如果引導好了就可以讓學困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力,對于英語學習有自己的概念,而如果方式不對不但無法成為學生的動力,反而會加速學困生的學習困難,甚至對英語產生厭學情緒。很多學困生的內心都是敏感的,如果強行進行教學工作很可能會事倍功半,并且久而久之在努力得不到回報的情況下還會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首先要對其進行心理指導,使其對于英語學習具有相當程度的信心,不僅是英語教學,在所有教學工作中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都是學習的基礎所在。
二、培養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英語學困生在英語學習上本就有劣勢,如果想要引導其跟上正常的教學進度就需要使之產生學習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使然的作用下,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就會有很強的動力作用,并且能夠事半功倍,長此以往就可以逐漸跟上教學進度,進而完成對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而要讓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化被動為主動需要教學工作做一些改動,例如:
1.備課過程中的改進
興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學困生對于以前無法學好的英語課程往往都很難產生好感,這時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因素,引起學生的注意。
2.在實際教學中的改進
很多留學生的英語開始并非特別出色,但是由于在國外始終需要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原因,最后都能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將英語當作自己的第二語言,這都是長期練習導致的結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應該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多用英語交流,將英語的學習融入生活中,并非只是單純枯燥的學習,這樣才能讓學困生逐漸將英語的學習刻到骨子里,最終將英語也當作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從而在根本上消除學困生對于英語學習的障礙。
三、授予對英語學習的方法
學困生之所以在初期的英語學習中屢遭碰壁,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其不當的學習方法,這是難免的。因為學習方法有很多種,而教師只有一個。教師傳授的學習方法必定不會適用于每一個學生,而對于學困生教師需要因材施教,對于其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一一分析,并在開導其學習的同時,也將自己分析所得的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進行傳授。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適合的學習方法不同并非是其天賦不高,教師設立獨立的學習方法是對其個體獨立性的尊重。在學困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顧及其心理情緒,對學習計劃的改變也應該循序漸進,逐漸改變其學習方法,引導學困生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
四、加強對英語學習的鞏固
初中階段需要給學困生布置一些具有針對性的作業或者課后指導,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記憶課堂中所學內容,需要利用國外普遍使用的記憶曲線來進行作業的布置,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的主動學習和作業的被動接受結合起來,從而加深對于英語知識的記憶。
總之,教師對于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需要以引導為主,在其取得成果時積極鼓勵,以耐心和教導使學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最終提高其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