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果
摘 要:青年教師的培養是學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新入職前三年的青年教師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最快熟悉課標與教材,熟悉中學教學體系;入職4~10年的青年教師最需要解決的是進一步熟悉教材與課標,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關鍵詞:青年教師;成長;教研
隨著大批青年教師的入職,青年教師如何得到成長歷來是教研工作需要關注的重點方向。青年教師的培養是學校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優秀教師能力的形成主要在職后。下面我結合青年教師在不同成長階段中的不同需求與本人的教學教研工作經歷,談幾點認識。
在新入職的前三年,青年教師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最快熟悉課標與教材。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有的學校為了保證畢業年級的教學質量,對于新入職教師只讓帶七年級八年級的歷史課程,我認為這是不利于教師最快成長的。從短期與長遠來看都是不利于學校教學水平提升的。從短期看,在九年級教學中學校都會安排一至二位經常參與中考畢業班教學的教師,而青年教師參與中考,在新老的搭配教學中,會使青年教師得到極大成長與提高,而且只要學校善于調動教師積極性,青年教師會將壓力化為動力,他們的潛能是會在畢業年級的教學中得到發掘與提升的。教師的快速成長,是每一所學校領導的共同追求。因此,敢于放手,善于調動,正是教師成長的動力之一。歷史教師對于課標與教材的把握與認識,也只有在參與了中考復習才能得到升華與深化。對于學校而言,一方面是讓青年教師勇挑重擔,參與中考,另一方面則是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管理與培訓。例如,要求青年教師與其他教師經常性地開展“同課異構”活動,要求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活動與競賽活動,在競賽中得到成長。對于青年教師的課堂設計、教學反思等開展經常性的檢查。
入職的4~10年里,青年教師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進一步熟悉教材,領會課標,在教學中摸索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此時,教研組內應該加強集體備課工作,使教師之間的經驗得到交流。例如,可以在組內開展青年教師讀書交流活動,經常性地開展教學觀摩活動,要求教師精讀一本教育專著,獨立撰寫讀書筆記,通過多種形式與途徑的交流,促進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總之,青年教師的成長既需要教師的個人努力,也離不開學校教研組對青年教師的嚴格要求與激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