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當前我國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并結合當前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的優勢、劣勢、發展機會和挑戰等幾個方面分析,從互聯網+物流的角度為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提出新的商業模式,以實現中小物流企業資源整合和轉型。
關鍵詞:互聯網;中小型物流企業;資源整合
自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以來,各行各業都在信息技術的引領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前信息化發展的核心是利用互聯網將商業、工商、金融業等服務行業全面整合起來,這種融合不是簡單的疊加,只有創新才能體現出這個“+”的真正內涵,可以說“互聯網+”是新常態下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盎ヂ摼W+”正在改變物流業的倉儲、配送、運輸及客戶服務等體系,傳統物流企業都在思考如何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物流。
一、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市場上的各種競爭日趨激烈,在物流市場份額中占有絕對比重的中小型物流企業,正面臨著十分嚴峻的狀況。從物流市場價格方面來看,市場上存在諸多物流服務提供商和需求者,他們任何一個都無法獨立決定物流市場價格,然而,由于物流行業的準入門檻低,因此容易造成物流市場的競爭者越來越多,不僅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也使企業利潤無法得以保障。另外,由于中國鐵路和空運這些物流領域壟斷性較強,沒有納入競爭機制。
盡管國家的政策支持中小型的物流企業,但對絕大部分的中小型物流企業來說還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國的中小型物流企業還是存在著規模小、獲取信息和融資能力弱、人才缺乏等問題,這些企業大多是以較低的服務質量和價格在市場競爭中謀求發展,缺少必要的外部環境,其發展舉步為艱。
二、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的SWOT分析
1.優勢
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大多起步于本土經營,從運輸、倉儲、貨代等企業轉型而來,通常具有穩定客源,易于開發本土市場,具備本土優勢。此外,中小型物流企業信息化程度低,通常服務于物流需求的中低端市場,其物流服務成本遠遠低于大型物流企業的服務成本,具有較強的成本優勢。
2.劣勢
中小型物流企業往往沒有形成網絡化的經營,物流服務范圍局限,服務項目單一,尚未具備全程物流服務等領域的服務水平。由于這類物流企業的設備標準化程度低,這就大大影響了物流設備的使用效率。另外,物流專業人才的缺乏、管理效率低下、資金短缺、融資困難等,都成為中小型物流企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3.機遇
國家陸續出臺的物流相關政策,為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互聯網+”計劃更是對物流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進一步的促進,互聯網思維正在逐步改寫著物流行業的競爭的格局。它作為一種互聯互通、互利合作的方式正在推進各行各業包括物流業的發展,互聯網大量的協作和資源的共享,更多依賴的是標準、法律、契約精神,這將使物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解決以往存在的混亂和糾紛問題,使得整個行業的效率、規則上一個大的臺階。此外,在“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中,更多強調的是省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產業承接與轉移,最終聯通國際物流運輸,塑造一張國際物流運輸的大網絡。在這張網中,物流企業獲得的實惠更多,特別是為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
4.挑戰
由于“一帶一路”涉及眾多的國家和地區,物流運輸里程更長,因此對車輛的可靠性、環保型要求更高,對物流的組織和管理水平更高。而中小型物流企業無論在物流技術裝備還是在管理手段上都缺乏競爭力。隨著外資物流企業的進駐,市場競爭更為激烈,他們通常針對整個供應鏈進行系統地布局織網,憑借其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營理念占領高端市場,還通過不斷兼并本土企業,滲透中低端市場,這些都給中小型物流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從以上SWOT分析可以看出,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迎接機遇、應對挑戰,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化道路。
三、基于互聯網的中小物流企業資源整合模式探索
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物流業的利好政策,物流業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滲透,將迎來爆發式發展。通過互聯網技術整合物流資源,使傳統物流行業受到“互聯網+”概念的改造,新的行業變革一觸即發。在這種背景下,中小型物流企業如何改變低競爭力的狀態,借助互聯網物流信息平臺,將自身的優勢資源整合融入到社會物流體系當中,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1.基于互聯網思維的物流平臺構建
用互聯網思維打造的物流平臺是讓物流運輸信息互聯互通,主要用來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將車源、貨源、倉儲信息、物流供應鏈、法律維權等多類別信息囊括其中,搭建起一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為一體的信息服務平臺。它可通過手機APP、微信、支付寶和電腦官網進入系統,通過產品終端直達客戶,物流信息高度透明、對稱,可利用物流大宗物資團購、直銷等新型的互聯網產業模式,解決中小型物流企業信息傳遞不暢、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發展緩慢的頑疾。自2011年以來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物流專項信息服務平臺,物流信息平臺對傳統物流貨運行業造成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
現在國內有很多將互聯網和物流產業復合的信息平臺,但這些平臺多數是企業自己建立起來的,這類型的服務公司是有效將車主和貨主聯系起來的媒介,但在信息傳遞和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2.傳統的物流資源有效整合
現代物流的使命就是要整合每一個環節,使其實現優化配置,完成高效配送的同時達成多方共贏的局面。隨著我國云技術物流平臺的積極應用,中小型物流企業應把握契機,走合作聯盟發展之路,讓自身的優勢資源融入社會物流體系當中,作為供應鏈一體化中的一個或幾個環節,通過借助大型物流企業的干線網絡,將資源和精力集中于某個專業領域,以市場價值和客戶價值為取向,優化服務項目,從而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然而這種整合需要有效的信息傳遞才能得以實現,未來大數據干預下的新運作模式將成為必然趨勢,互聯網大數據正在改變著物流運輸和倉儲模式。
3.虛擬物流平臺與實體物流資源有效結合的商業模式
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對物流的生產、銷售、融資和交付四個環節進行改造,將會實現效率提升和成本改善。中小型物流企業需要一個行業的引頭羊來搭建一個虛擬平臺,類似天貓和京東那樣將各種優質資源經過嚴格的審核后掛靠到這個平臺上,將社會上的物流資源整合并予以有效應用,才能讓中小型物流企業發揮各自的競爭優勢,在這種虛擬物流平臺與實體物流資源有效結合的商業模式中實現“1+1>2”的目標。
四、結語
利用移動互聯網相關技術,形成物流整個行業或者物流下面細分領域的一個平臺,能將大量的人群、車輛、貨物流轉信息聚集在一起,由此產生連鎖反應,形成大量的鏈接和交互,這些大量的鏈接和交互被平臺整合,整合過程中能夠發現用戶更個性化的需求。通過開發出新的功能和服務,就能形成平臺新產品和增值服務開發的邏輯。當然,物流行業涉及的鏈條比較長,關聯到其他較多行業,所以根據不同問題切入到行業去就會產生特征不一樣的物流平臺。中小型物流企業要在行業鏈條中找到自身的定位,通過聯盟或其他形式,將優勢資源融入到物流網絡中,在互聯網+物流的引領下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同時也要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張江華,劉維嬌.基于產業經濟學視角的物流產業分析[J].物流科技, 2010(9).
[2]劉圓圓.中小物流企業聯盟形成機理及運行機制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3.
[3]劉乃娟,劉凱.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資源整合策略研究[J].物流技術,2009(10).
作者簡介:胡順芳(1977- ),女,湖北武漢人,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物流學院,講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