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峰
【摘 要】教師結合學科特點,將學生的德育與安全教育貫穿于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去,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和效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德育;安全教育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德育貫穿于知識的講授過程之中,使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培養他們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相關知識的傳授與培養學生形成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以及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一、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優良品質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進行化學探究實驗過程中,經常會采用分組合作進行的方式。在探究實驗中,對于問題猜想這一環節可以讓學生盡情發散思維,熱烈展開組內討論,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去總結歸納。在查閱資料這一環節中,讓學生相互交流各自查閱的資料信息,指出相互的問題和優點,討論出實驗設計思路。在進行實驗驗證時,組內各同學共同合作,一起參與實驗,認真記錄數據和現象,通過討論得出實驗結論并進行反思,使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分享成功的喜悅并得到提高。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優良品質。
二、在介紹化學家的優秀事跡中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初中化學教材中不乏很多中外優秀化學家的資料,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他們事跡的介紹讓學生感受在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閃光點,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①在講到空氣的組成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介紹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是如何在實驗儀器非常稀缺和實驗環境非常簡陋的情況下發現了氮氣和氧氣,為人類認識空氣奠定了基礎,為化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通過拉瓦錫的典范事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②在講到元素周期表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介紹門捷列夫在化學研究領域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和付出的辛苦努力,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發現為化學的發展所起到的里程碑式的作用,從而使學生明白每一個巨大成功的取得都離不開持之以恒的堅持和辛苦的付出。③在講到相對原子質量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化學教材中人物資料介紹的我國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學家張青蓮為幾種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校正所作出的貢獻給學生進行相關的分析和激勵,充分激發學生去以身邊的化學家為榜樣,發憤圖強,勇于攀登知識的高峰。④在講到純堿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介紹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在制堿工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侯德榜的“侯氏聯合制堿法”打破了帝國主義對我國制堿工業的壟斷,讓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⑤在講到石油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給學生介紹我國著名科學家李四光發現了新中國第一大油田—大慶油田,從此以后使我國徹底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李四光為國家建設和富強所作出的努力一定會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結合優秀化學家事跡的介紹可以讓學生在提高化學學習興趣的同時而受到他們優秀品格的感染。
三、在介紹我國突出化學研究成果中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化學學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化學的發展與我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息息相關。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理論聯系實際,將現實生活中學生耳熟能詳的一些我國在化學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介紹給學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①在講到制取氨氣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我國在修建青藏鐵路時所使用的完全由我國自主研制發的凍土散熱棒,這一發明處于世界領先水平。②在講到有機物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下我國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最早合成了人工胰島素,為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帶來了福音。③在講到有機合成材料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下我國在上海世博會場館建設時所使用的世界領先的新型環保材料和北京奧運會火炬登頂珠穆朗瑪峰時所使用的特制的火炬燃料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和贊許。④在講金屬材料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我國航母“遼寧號”上的儀器和裝備所使用的新型金屬材料所引起的世界矚目給學生進行介紹,會使學生對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讓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激發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四、在科普知識學習中培養學生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化學教材中配有很多科普小短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這些內容對學生進行恰當的點撥和教育指導。①在講到愛護水資源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具體的數據讓學生體會淡水資源的匱乏,從而在生活中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②在講到保護大氣這一部分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科普小短文中關于對可吸入顆粒物、PM2.5以及大氣的主要污染氣體的介紹對學生開展愛護環境的教育。讓學生深刻體會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與自己的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從現在起就要付諸行動的。③在講到化石能源時,教師就可以結合以目前的消耗速度煤、石油天然氣作為不可再生能源在未來很短時間內就會用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會大大減緩能源日益匱乏帶來的壓力,愛護和節約能源人人有責,對國家提出的“節能減排”的偉大決策能夠感同身受。④在講到酸雨形成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使我們的環境急劇惡化,酸雨對植被、建筑物等產生了極大的破壞,并結合每年冬天席卷很多地方的霧霾現象著手讓學生對“綠色出行”的倡議欣然接受。⑤在講到金屬資源的保護這一部分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教材上所列舉的金屬資源的保護措施,對學生進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節約資源的相關教育,特別在講到金屬資源的回收利用這條保護金屬的措施時,教師就可以很容易結合生活中資源浪費的例子,快速地與學生拉近距離,從而使他們很欣然地接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節約資源的重要性,比生硬的口頭教育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效果。⑥講到亂丟棄塑料袋會形成“白色污染”時,可以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從自我做起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形成保護環境的良好意識。
五、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化學實驗室是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化學知識學習的一個重要場所。但學生在化學實驗室進行化學實驗時如果安全意識不強,會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這就要求化學教師要時刻繃緊教學安全這根弦。
在進入化學實驗室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學透實驗室安全守則,弄懂每一件實驗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實驗的正確操作流程,不能放任學生憑著感覺來,將實驗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中,真正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在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隨時在學生中間進行安全操作的指導。實驗室中還會存放有一定數量的有毒、有腐蝕性、易燃易爆的化學實驗藥品,對于這些藥品的存放一定要保證絕對的安全,嚴禁學生隨意私自觸碰。例如像濃硫酸、氫氧化鈉等有強烈腐蝕性的化學藥品在初中化學實驗會經常用到,作為化學教師在學生進行實驗以前一定要讓每一位學生熟知正確的使用方法,堅決避免在實驗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在初中化學教材中,也介紹了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接觸到的危險物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詳細講解一下它們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知識,讓學生在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識。例如學生冬天在家里用煤做飯取暖時,就要注意開窗通風,防止一氧化碳氣體中毒;在家里使用煤氣、沼氣時,就要注意在管道上安裝一個氣體泄漏報警裝置,一旦發生泄漏,會發生遇到明火引起火災甚至爆炸的安全隱患。讓課堂上的化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讓化學學習與安全教育相結合,寓教于樂,一定會讓學生在日常安全中受益匪淺。
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每個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學科特點,將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貫穿于自己的課堂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