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明 馬青山 盧華盛
【摘 要】高等學校的體育教育要樹立“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教學工作的改革力度。使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的基礎上,主動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和方法。因此及時創建一種適應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新模式是我們研究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高校;大項目類;新模式;創建與實施
要搞好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首先要進行教學模式創新,以往我院體育課程教育體系與全國絕大高校設置一樣。一年級開設基礎課(基本是田徑課),二年級開設選項課,三四年級不設體育課;一年級基礎課在教學內容上少而單調,導致學生學的不深、不精,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可想而知。考核方法上也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在考試指揮棒下進行體育教學,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失去了體育課的活力。在反復思考中認識到這些已不能適應現代素質教育對高校體育提出的要求,必須改進。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和探索,我院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確定了以大項目類分組教學為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在部分院系試行。收到良好教學效果和成績,經過2年多的教學實踐,去年開始在我校全面實施。
一、研究方法與對象
1.研究方法
調查法:隨機抽樣調查,全國20多所高校的學生作為調研對象,問卷調查為主,取得的數據可以作為新教學模式的創建提供理論依據;
文獻法:查找其它高校教學模式有關資料;
特爾斐法:通過對專家的調查和咨詢,驗證問卷的可信度;
統計法:對調查問卷進行數據分析。
2.研究對象
我院在校一、二年級大學生共125個自然班4868人。男生2978人,女生1890人
3.新教學模式的創建
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建立面向未來“求知創新”和體育與“健康第一”相結合的教學指導思想。
我們通過大量調查,做了一份有關高校體育課的問卷,范圍包括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昌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山東大學等全國20多有代表性的高校在校學生,發出試卷1080份,收回1078份。問卷調查隨機,當場填寫,可以確定其真實性。問卷第一問是喜歡哪種上課的安排方式,其中選B答案(自我選擇上課)的同學占99%。第八問,你贊同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并有興趣把它學好,選A項(有興趣并把它學好)是驚人的相似也是99%。從這兩項結果看,學生求知的方式已由過去的被動式向主動式轉變。足以說明我們的體育教學模式要徹底改革。教學思想創新,其內容有兩方面:一掌握過去和現在的知識技能是為了更好地探索未知的體育;二掌握未來的終身的體育和健康知識技能。過去的教學存在最大弊端是為了過去而教而考,其重心偏后。這顯然對學生解決未來體育的新問題十分不利。
4.對已有教學模式分析
我院以前也進行過一次不小的改革,有效果,但不明顯,當前較成熟的體育教學模式為:①技能掌握式(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教學的單元設計式以某一項運動教學為實踐,以一定難度的到達標準來判斷單元規模的多用中大型單元,單元的排列主要以技術的難易為順序;②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由于運動的樂趣來源于多個方面,因此使學生體驗樂趣的教學途徑多樣,類似的教學模式也多;③情景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多是一組身體練習,小單元較多,在教學過程中一般由一個情景設定,如夏令營;④成功體育教學模式:在單元的前期和后期都有一個經過改造的聯系方法或比賽方法;⑤領會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單元的教學上,表現在從過去的有局部和分解開始學習整體學習變為由整體學習到局部學習再到整體學習;這些模式的出現為我們這次課題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對象和參考因素。
5.創建大項目類分組教學模式
借鑒和探討目前國內高校現有的教學模式特征,再結合我院較完善的體育場地設施、較充裕的體育經費和一支十幾位年富力強的體育師資隊伍及學校領導全力支持體育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我院確定大項目類分組教學模式為我院體育課的新教學模式(教學模式也稱達標+大項目類教學內容);內涵:由于對大項目類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的規定和一定的限制范圍,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約束了他們盲目選擇的傾向。特征:大項目類分組教學過程結構會根據自己所選擇內容的不同而有一定差異。我們把教學內容分為四個大項目類:大球類組、小球類組、武術類組、體育舞蹈類組;每類又包括四小類。其中每大類都包括田徑(體適能)教學內容。
二、運作方法
1.上課流程
新生進校就選擇好自己有興趣而又有基礎的體育課程作為必修課,我們的新模式是四個大項目,期中每大類有四個教學內容,學生每學期學其中一個教學內容,二年剛好學完;
2.自由選擇教學內容,自由轉項
學生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運動水平和能力來選擇某一大項目類的某一層次學習,學生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有較大的自由度,每學期開學前兩周為選擇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跟不上節奏等原因,中途在任課教師的許可下可以轉到另一個大項目類教學小組學習,或下一個層次學習,但不宜頻繁。
三、展望未來
新模式在我院實施一年多來初見成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師的教學勁頭,都有很大改觀,它的實施不僅體現了我們教育宗旨,而且它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更加主動的去學習以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來應對新教學模式下學生提出的更高要求,達到教學互長的目的,因此,隨著實踐的深入,我們還要不斷的改進。因為我們的體育教學至始至終都要圍繞“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四、結論
(1)大項目類分組教學新模式在我院實施中獲得良好效果;
(2)新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是學生從被動變主動學習觀念的根本轉變;
(3)已有省內部分高校來我校調研,并借鑒推廣;
(4)部分內容值得在全國其它高校借鑒、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加強,徐劍雄.體育課程體系的改革設想與實施方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1):85-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