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中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研究價值日顯重要。新課標中強調探索數學課堂教學的同時也在關注課堂練習設計的問題,在練習中要突出以學生為本,使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成為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橋梁、火種與催化劑,促使課堂效率的提高。本文通過對中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現狀分析,在反復探討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模式:設計前置性學習單——收集錯題——合作糾錯——建立習題資源庫,對中學教育工作者工作產生積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模式
一、中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現狀分析
筆者通過長期課堂教學活動、與教師深入訪談、觀摩教學等方式深入了解了目前中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設計暴露主要問題
在教學中,課堂練習設計的作用發揮遠遠不夠。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數學老師們更多地關注教學流程的設計,例如,教學情景的引入、學生中組合作的組織與開展、課件、白板等手段的應用等,卻忽略了課堂練習的設計與應用,練習形式比較單調,練習時間得不到保障,練習的要求一刀切、練習內容枯燥化、反饋不到位、評價單一化等等。
有些教師的課堂練習設計只是照搬例題后的鞏固練習,學生的思維得不到充分發展;有些課堂練習設計難度偏大,又不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造成課堂教學出現遞她場面,達不到預期效果;課堂練習設計數量過多使學生來不及深入思考,忙于應付,重練習結果輕視學生思維訓練過程;有些課堂練習設計純粹的搞形式,用個別優秀學生的思維代替全班學生的思維,忽視對課堂練習的精心設計和組織,課堂練習設計具有較大的隨意性;不重視課堂練習設計的開放性,缺乏關注學生的置疑精神的培養,以簡單的一問一答取代學生深入的思考,形成學生思維的虛假現象,削弱了課堂練習設計的功能……總之,當前中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還存在種種問題。
(二)原因分析
1.應試教育的影響
現在學校或所在地區經常會舉行一些會考,考試后將成績排名發布到各個學校,如果合格率較低將扣發教師的工資,教師不得不機械的布置作業、反復操練、達到熟能生巧。學生面對重復練習,喪失對學習的興趣。
2.教學能力欠缺
課堂練習設計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或是更高的要求,這也是部分教師不敢嘗試的真正原因。教師不再是照本宣科,而要事先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練習設計。顯然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挑戰,如果教師不去深入研究,教學時很可能淺嘗輒止,又轉變成題海戰術。
二、中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模式研究
如何把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理論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如何使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發揮最大作用呢?許多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討其實施方法,也總結了一定的成功經驗,但還有大部分數學教師感到迷茫,無從下手,或做做停停沒有堅持下去。基于此,筆者經過多年探索結合平時的工作實踐,設計了中學數學有效課堂練習設計教學模式:設計前置性學習單——收集錯題——合作糾錯——建立習題資源庫。
(一)設計前置性學習單了解學生起點
教師在每個學期初可利用一到兩節課和學生一起分享本學期所要掌握的知識,通過每一章節的談話及學生的反應,教師初步了解學生對不同單元的知識了解情況,了解不同學生對同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綜合判斷學生思維的生長點。通過前置性學習單的練習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回顧與本節課相關聯的知識點。
(二)錯題的收集與整理
無論多么完美的練習設計都不可避免學生的再次犯錯,學生的學習本身也是個不斷反復的過程,教師可將學生作業的錯題進行歸類,課堂練習中根據教學需要引導全班學生進行探究。教師將錯題拿出來分享,給學生獨立思考再次審視問題的機會,當學生做出判斷后,教師的不斷追問、循循誘導會促進學生很快挖掘出不同的錯誤診斷方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研究意識。
(三)合作交流糾錯
教師引導學生合作交流糾錯,不僅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再次呈現一遍,也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如果錯誤比較典型就可引導學生中組內交流,每個人再次從錯題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練習的準確性。經過反復糾錯,學生對易錯題掌握的更加牢固。
(四)建立習題資源庫
習題資源庫包括練習基本練習設計、分層練習設計、錯題集、學生論文集、繪畫作品集等。教師應注重觀察課堂練習的反應,收集練習題分好層次,建立題庫,使得課堂練習設計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教師平時的輔導中可以多一些指導,比如錯題分析教師只要帶著學生稍微點撥一下學生就可以寫出一篇中論文,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結合畫出一幅想象畫等,根據數學實踐活動寫一些心得體會、數學日記等。
作者簡介:
張維平(1962~)男,佳縣人,現工作于榆林市佳縣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