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軍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0070-02
本人從事過多年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效果良好,收獲頗多。現淺談幾點自己的認識和體會,以期望與各位班主任交流,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對班主任的基本素質
班主任的工作對象基本上是未成年人,從這個意義上講,班主任工作是崇高的、也是繁重復雜的,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基本的素質,不是什么人都能夠充當班主任的。我個人認為班主任要具有“五顆心”:
要有一顆愛心——教育的職業屬性是育人,教育的職業規范是奉獻,教育的職業精神是愛心。沒有愛心辦不成教育,沒有愛心當不好教師,沒有愛心更不能勝任班主任工作。
要有一顆童心——班主任工作的對象是未成年人,不了解他們在想什么,不知道他們需要什么,和他們沒有共同語言,是很難作好對他們的教育管理工作的。
要有一顆公心——班主任要有公平公正之心,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幫助每一個學生,不拋棄任何一個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
要有一顆良心——良心就是責任心,沒有責任感的人是什么事都難以干成功的。班主任工作尤其如此,不負責任的班主任首先就不是合格的班主任。
要有一顆耐心——學生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的教育管理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充滿了不確定因素和反復性、曲折性,缺乏耐心的班主任是勝任不了這項工程的。
二、班主任的職責任務
班級教學工作的牽頭人——班主任應定期召開班級學科教師會議,研究并解決有關學科教學、學生學習、學生活動、學生思想教育、學生生活服務等方面的問題和矛盾,協調各種力量,共同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學生學習和活動的組織者——班主任應組織學生開展學習競賽活動,組織學科教師開展“培優、促中、轉差”活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班主任應聯合學校有關部門和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體育、衛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思想的教育者——班主任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養和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論;應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感恩父母、尊敬師長、回報社會的高尚情操;應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應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紀律教育、公德教育,增強學生的遵紀守法意識。
三、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訂計劃、明思路——以學期為時間單位,科學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明確班主任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對象、工作重點、工作難點、方法措施、時間安排等環節,有條不紊的推進班主任工作。
立制度、樹規矩——依據《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行為規范》,制定科學的、必要的《校紀校規》《班紀班規》《舍紀舍規》,規范學生學習、活動、用餐、就寢等環節的要求,既明確了對學生的導向,又增強了對學生的約束,更使對學生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隨意性。
用好人、求自理——班主任要注意培養使用好班干部,樹立班干部的威信,指導班干部的工作方法,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引導學生開展自治、自管、自理、自律活動,既能鍛煉學生,又能提高管理效能,更能減輕班主任的負擔。
作示范、重身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作學生的榜樣,身教重于言教,不讓學生干的,自己堅決不干,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先做給學生看。這也是班主任樹立自身威信的重要途徑。
善表揚、多鼓勵——不同層次的人都喜歡表揚、喜歡鼓勵,未成年人更是如此,這是人類的共性問題。班主任要多表揚學生,少批評學生,必須批評的也要講究批評方法。特別是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差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這是鼓勵差生的最好辦法。
多跟班、勤指點——班主任要克服困難,抽出時間,深入學生,參與學生的學習和其他活動,及時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指點學生、及時管理學生,這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學生最有效的辦法,也是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抓兩頭、帶中間——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班主任工作的目標是在每個學生都進步的基礎上推進班集體的整體進步。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重視優生的教育管理,更要重視差生的教育管理,同時兼顧對中間學生的教育管理,抓好兩頭,帶動中間,共同進步。
搞活動、造氛圍——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要堅決避免枯燥乏味的說教,更要注意避免一味的批評訓斥。要注意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創造一定的氛圍,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感悟道理,體會成功,自覺受到教育,也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自我管理。
重協調、成合力——班主任工作的職責任務繁重復雜,班主任要學會協調各個方面,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協調好班級學科教師,其次要協調好學校有關部門,第三是要協調好社會相關方面,特別是要重視開展家訪活動。要通過協調工作,形成班級、學校、家庭、社會聯手教育管理學生的格局,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