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惠
摘 要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提出,人們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因此,對我國中學教育的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當然,作為中學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音樂欣賞課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和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為目標。因此,本文將重點談一下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音樂老師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
關鍵詞 初中生 音樂欣賞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0121-02
在我國初中階段的學習中,音樂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不僅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提升,同時,對于培養學生的情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可以通過對音樂的欣賞達到領會音樂的情感、理解音樂的思想,從而在身心放松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對于初中音樂老師而言,如何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或手段,為初中生上好每一堂音樂課呢?
一、把握學生心理特點是上好音樂欣賞課的前提條件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少年時期,由于受其生活因素的影響,這一階段的學生的心理發展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對于初中的音樂老師而言,不能再以小學階段的教學以活潑為主要的表現方式,也不能總是以小動物為生活的內容。初中生對于世界的認識比小學生更深入,他們已對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思考,所以,興趣點也發生了轉移,更多的開始關注于感情的需求,比如,對“奔放”“悲傷”的理解更深入,同時,也對精神世界充滿了好奇,此外,對于自己喜歡的偶像也會有意去模仿他們的言行,甚至以唱好某個偶像的歌曲為驕傲。在如今這個開放的世界,流行音樂廣泛傳唱的時代,流行音樂已成為初中生的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面對這一現象,音樂老師可千萬不要回避。而應選擇勇于面對這個問題,并在引導的基礎上滿足學生對流行音樂的愛好。所以,我認為,音樂老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可以采用“自助式”的方式,比如,讓學生在課前先對自己喜歡的歌曲進行聽和唱,然后,在課堂上請同學自己進行演唱,然后,對自己為什么喜歡這首歌曲進行說明,如,說出此歌曲的特點,優美之處等。
二、教師扎實的基本功是上好音樂課的重要保障
對于初中生的音樂欣賞教材,里面不泛國內外的優秀音樂作品,還有一些甚至是流傳了幾百年的音樂經典,因此,對音樂老師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由于這些經典與學生所處的時代相隔很多年,學生因為缺乏對音樂創作背景的了解而給音樂的欣賞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因此,音樂老師課前的備課和準備工作很重要,不僅要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更要想辦法讓自己所講內容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欣賞課上,老師首先就要將國歌的產生背景對學生作一個全面的講解,只有讓學生了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大家才會對國歌的歌詞內容更深入地體會,而且在欣賞時,才能體會歌曲中的傳達的那種激情,以及堅定不移、勢不可擋的氣勢,從而增強學生對社國的熱愛之情。所以說,老師要想能給學生一碗水,首先自己必須是一條河。
三、活躍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
音樂欣賞課作為一門展現藝術魅力的課程,活躍的氛圍是非常必要的。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同學們可以通過動作、語言或者圖畫,甚至是詩歌來展現。比如,在七年級下冊的《春之歌》的欣賞課堂上,老師可以結合《春》這篇散文進行欣賞,先通過老師、同學朗誦這篇散文,讓學生針對這篇文章的內容談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請學生將自己學習的成語或短語來描述春天的感覺。
四、適當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幫助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全國的很多學校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因此,初中音樂老師的欣賞課上,老師可以有效地運用這種直觀的教學手段,如運用多媒體,播放錄像、視頻等。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唱臉譜》的音樂欣賞課上,老師就可以通過錄像的方式,將京劇的唱腔、臉譜、服裝等展現出來,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跟著鼓點進行念白或者走步,當然,老師如果能現場來一段,將更能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總之,通過直觀的欣賞方式,更能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和感受。
同時,音樂欣賞課作為一門趣味性很強的課程,老師為了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也可以通過讓學生直接接觸各種樂器,達到更具體地感知音樂的目的。比如,老師可以針對音樂的樂器專門上一堂音樂欣賞課,讓學生親自參與體驗各種樂器的音色,從而更有利于學生在音樂欣賞中對各種不同音色的分辨和鑒賞。
參考文獻:
[1]丁杰.淺談中學音樂教學的評價與思考[J].音樂天地,2011,(12).
[2]徐滔.多元音樂文化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合理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1.
[3]王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