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導致人們在工作之余想回歸自然。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逐漸出現了一種集觀光、采摘、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園區。設計方案以冬棗采摘為基礎,以規劃設計生態園為目的,以“走向自然、體驗田園情趣”為設計主題,對山東沾化車王村原有錯雜的冬棗園進行規劃設計。以綠色無公害的自然果蔬打造獨有的生態采摘園,使其營造出更多的商業價值,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時,更加合理規范了當地的生產布局。
關鍵詞:自然;體驗;環境;規劃設計
引 言
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各城市郊區和鄉鎮結合自己的農業特色、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相繼組建了有著一定規模和面積的高新農業園區。該園區是一種特殊的農業形式。城鎮居民紛紛前來享受“回歸大自然”的田園樸實生活,農業、園林和旅游很自然的結合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農業園林。
第一章 選題的來源
冬棗采摘生態園主要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開辟而成的觀賞空間和活動場所,是與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消遣性農業活動,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沾化車王村位于沾化縣近郊,綠地面積廣但是雜亂無章,不能滿足人的視覺需求。
第二章 沾化車王村冬棗園的現狀研究
2.1 沾化車王村冬棗采摘生態園的現狀分析
實用功能:無法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審美需求和實用需求。生態環境:雜草叢生,植物單一,規劃不合理, 外表不美觀。經濟價值:原有的生產結構并沒有給當地的老百姓帶來會更好的經濟效益。為了使生態園園內布局合理統一從而吸引消費群體,給人們提供放松的旅游度假場所。從而創造出更好地商業價值,增加當地居民收入。
第三章 沾化車王村冬棗采摘生態園的設計理念與設計原則
設計主題:走向大自然,體驗田園情趣。園內植物配置選用適合在本地區生長的植物,讓人們走近自然感受不一樣的景色。景區包括采摘區、休憩區、觀景區和娛樂區等等,讓來到采摘生態園的人們感受自由舒適的生活。
設計理念:自由采摘、生態環保、服務生活。在設計方案中,本著生態、突出當地特色、經濟性與參與性的原則合理規劃該園林,各功能區間劃分時做到合理,規范,符合景觀規劃設計的要求。生態景觀是生態旅游的重要基礎。規劃的生態原則是創造園區適宜、自然的生產生活環境,這關系著是否能提高景區環境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冬棗采摘模式讓游客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情趣,使整個園區的當地特色更加鮮明。
第四章 沾化車王村冬棗采摘生態園規劃設計解析
沾化車王村冬棗采摘生態園規劃設計方案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主題型園林,冬棗園作為本設計方案的主題,建立一片果樹采摘區主供游客采摘品嘗,本區作為生態園的主體部分,使游客體驗采摘農產品的生活趣味,為綠色生態旅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第二,基礎設施,道路、綠化、公共設施的設計規劃。第三,景觀空間的布局,因為冬棗采摘季是每年的“十一”期間,根據當時季節植物的特點,加上當時季節性蔬菜,可增加綠化率。
景區規劃的設計構思,沾化車王村冬棗采摘園約29000平方米,近45畝地。該設計采用“走向大自然,體驗田園情趣”的主題思想將生態園規劃布局形象地展現出來。
植物景觀配置的設計構思,本著有草有花有樹木的原則進行植物配置。該設計主要是針對十月份的生態景觀,種植適合當季生長植物,爭取在這個時節有宣傳亮點,使人們感到在園內“可摘、可玩、可賞”,從而達到豐收季節游客不斷的目的。
景觀小品的設計構思,景觀小品在景觀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滿足人們在活動中所需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服務,如休息,導向、交通等需求,提升整體環境品質。座椅是大理石和防腐木相間座椅,放在冬棗園內可供人小憩,方便采摘。園橋采用純實木防腐木的材料,樸實的造型特點,具有實用性和景觀觀賞性。景觀廊架柱體采用立方體大理石鋪貼,也可作為主景觀賞。河流處設有防腐木親水臺和親水廣場,親水廣場上有張拉膜設計。
園路鋪裝及布置的設計構思,地面鋪裝在景觀設計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色彩、質感和線形的對比來引導和揭示空間。該園內道路分為主干道,次干道及園中采摘小路。主干道,寬6米,米色方格磚鋪裝,耐久性高,具有較高的負荷能力,穩定性好,表面較粗糙,抗滑性好。鋪設追求簡單、樸實,該道路主要起到交通疏散、物資運輸的作用。次干道,寬4米,米色方格磚鋪裝,色彩溫和自然,與周圍綠色植物相呼應,形成鮮明的視覺效果,暖色易給人一種放松的感覺,主要起到步行交通作用和物品運輸的作用。園內采摘小路,寬2米左右,用碎石板鋪裝,綠地上的一塊一塊的碎石鋪裝增加采摘的趣味性。親水平臺,用防腐木板進行鋪裝。入口廣場,采用生態石拼貼成規則形狀,富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園內各景點穿插的園林小路,采用細粒卵石鋪裝,人行其上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增加道路的形式變化和功能使用,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第五章 沾化車王村冬棗采摘園設計的創新價值和未來展望
設計方案以“走向自然、體驗田園情趣”的設計主題,規范當地采摘園的種植模式,合理的規劃當地的景觀布局,將自然風光、休閑娛樂、環境保護等融為一體,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結 論
沾化車王村冬棗采摘生態園設計以“走向自然、體驗田園情趣”為主要設計主題,設計材料和工藝及設計理念相結合設計出屬于沾化獨有特色的園林景觀,不僅創造經濟價值還會創造出更好地社會價值,推動該地區的建設,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參考文獻
[1]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2]過元炯.園林藝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
[3]趙世偉,張佐雙.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與營造[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張濤,性別:男,民族:漢,籍貫:云南昆明,職務:學生,學歷:碩士,單位:西南林業大學,研究方向:風景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