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曦
摘 要:教學中,應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高效課堂的創建離不開對學生的關注。本文以牛津英語的教學案例為例,從課前、課上和課后等幾個方面,談談初中英語教學中關注學生、成就高效課堂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 關注學生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1-0119-01
初中英語教材雖然經歷過幾次改革,但教科書是教師實施教學的核心,教學中,教師“以本為本”的教學演繹著英語教學的“千篇一律”,“以綱為綱”的“老面孔”的頻頻出現,導致學生對英語的興趣逐漸消失殆盡。
要走出“以本為本”、“以綱為綱”的態勢,就要改變教案設計好、教材鉆研透和深,而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的現象,關注學生、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我們才可能順學而教,課堂才會精彩、高效、充滿生命活力。
1 課前關注學生需要——高效教學的前提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還要全面了解學生,要全方位“把脈”學生,只有“把準脈”,才能“對癥下藥”,“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根據初中學生對新鮮、奇異的現象或者奇特的事物感到好奇的特點,課堂上,教師應利用多媒體展示真實、生動的情境,利用新時代的必然產物——微視頻展示名教師的精彩瞬間,利用表演、演講、探究等方式彰顯課堂的張力。
此外,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樂學的基礎,也是學生的內心需求。因此,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意義非凡,可以促使學生動起來。如學習八上unit1reading時,學期剛開始,學生還沒有完全進入學習狀態,使用情景法創設濃厚的氛圍,極其重要和必要。課間一首《Forever friends》飄蕩在教室,給學生創設濃厚的學習英語的氛圍,也為進入這節課的主題的學習,烘托了濃厚的氣氛。隨著優美的音樂的暫停,學生會言猶未盡之感。此時教師要展示一個美女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This is my friend. She is very beautiful. How about yours?而把學生引領到學習的主題中。
2 課中關注學生——高效課堂的關鍵
2.1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
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思維方式會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也會有不同。因此,教學時,應尊重學生的思維的發展、思路的發展,允許不同的“聲音”。如My friend的Welcome to the unit或者Reading的教學中,教師們都會和學生們一起探討:What do you think to make a good/best friend so special?學生們的回答除了課本上的helpful、honest、keep a secret、make me happy、share me joy外,還會說出polite、thoughtful、clever、friendly、funny、good looking…對這樣的不同的“聲音”,教師應給于掌聲和表揚,讓其有敢說、想說、樂于表達的期待和欲望,為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其動起來打下基礎。
2.2關注學生的疑問
教師應時時關注學生的表現,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讀懂學生們的需要,明白他們在學習中的困惑,及時給于引導,開啟他們思考問題的思路,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
如學習My pet的task時,一般情況下,Task的教學先讀范文,再布置寫作的做法是常規做法。然而,范文大都短小精悍,而這篇范文篇幅較長,學生耐心讀完的不多。此時,看到學生的內心所想,引導他們主動閱讀,是有效教學的出路之一。如學生閱讀前,先創設情景:展示一個大花貓的視頻圖片,提出簡單的問題:What are they?(They are paws.) Where is the cat?(In the basket.)繼續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捕捉問題的答案,如How old is Poppy? How does it weigh? Who is the master? What does she eat?等問題,促其主動閱讀課文。
再讓學生細心閱讀文章,完成下列任務:
(1) Poppys appearance(find out th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pet):_______
(2) Poppys personality:_______
(3) Poppys lifestyle:_______
這樣,不僅引發學生樂讀的興趣,也為學生的寫作埋下了伏筆。
又如學習“簡單句的五種基本類型”時,部分學生對主系表和含有現在進行時的主謂結構混淆不清。如She is smiling.有的學生認為是S+V+P,理由很簡單,含有“be”動詞,此時,讓學生辨別“be”的兩種用法——系動詞和助動詞很關鍵。
3 課后關注學生——高效課堂的保障
多數教師認為鈴聲一響,意味著課堂教學的結束,教學任務的完成。其實,這種看法有失偏頗,課堂教學“下課”不等于所學知識學生都已經掌握,應引導學生反思,反思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提煉和升華,通過關注學生的收獲、關注學習的不足,反思經驗和教訓,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師通過對學生反饋練習、課后檢查、課后小測等,全面了解和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使以后的教學更加游刃有余。
總之,只有關注學生,對學生“了然于胸”,教學方能“隨心所欲”。只有關注學生、了解學生、讀懂學生,才能使有限的課堂,逐漸走向精彩和高效。
參考文獻:
[1]沈忠芳.關注學生學習行為提高初中英語學習效果[J].文理導航(上旬),2014年10期.
[2]陳輝娟.關注學生“注意力”,有效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水平[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年11期.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