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化的加快,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面臨著深刻的變革,正在逐步從經濟活動的后臺走向前臺。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必須依靠競爭情報的幫助,進一步規劃合適的發展戰略。文章系統分析了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的現有服務及這些服務方式的特點,并剖析了中小企業所處宏觀環境,針對山西省中小企業信息需求的特點,結合山西省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的特點,對現有的服務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進行適當的改進。
關鍵詞:公益性科技情報 中小企業 情報機構 服務現狀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10-087-02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信息資源建設正在如火如荼。中小企業逐步成為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主力軍。然而中小企業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戰與問題,其中科技信息的缺失是造成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了科技創新的需求,自然就有了對科技情報的需求,但是就目前狀況來說,中小企業科技情報需求并沒有得到滿足,科技創新能力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的職能就是滿足企業對于科技情報的需求,但目前其服務還沒有達到中小企業的科技情報需求目標。因此,在新體制下開展公益性科技情報的研究,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建立符合科技情報發展規律的管理機制,是實現科技情報信息事業健康、可持續、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科技情報的內涵
情報是指傳遞著的有特定效用的信息,分為經濟情報、科技情報、商業情報等。而科技情報專指通過公開信息渠道獲取的有關科學發展、技術創新以及最新動態的信息,是科技和生產等方面的技術工藝、研究成果、經驗總結、動態動向等有關信息及其傳遞交流活動??萍夹畔①Y源建設和利用是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工作的主業和重點。目前,科技情報廣泛應用于各行業、各系統當中,它已經成為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助力。
二、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服務現狀
在信息時代,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的生存既面臨發展的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為了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必須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公益性科技信息服務的模式,大力發展現代化網絡建設,培養好人才隊伍,拓展拓寬服務領域,改善管理運行機制,才能抓住發展機遇。目前,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1.科技信息資源無法滿足用戶的需要。長期以來,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的主要任務是開展科技文獻收集、科技圖書管理、技術咨詢等服務工作,重點在于科技情報信息資源采集加工、處理研究和特定服務等工作上。隨著互聯網的推廣,科技信息的傳播內容及傳播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公眾獲取科技信息不再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有限的科技信息資源就無法滿足用戶的多層次的需要。
2.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不完善。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方式上明顯帶有一定的行政機關的色彩,管理體制不靈活、人浮于事等現象明顯。此外,很多單位無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大部分業務也僅僅局限于政府要求的范圍,對上級部門的依賴性強,參與市場競爭意識薄弱,對外綜合服務能力不足。
3.缺乏自上而下的有效的組織保障。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最基本的職能就是對當地及本單位的網站進行維護,同時發布及時有效的科技新聞、綱要以及其他的一些日常工作。一些地區現有的公益性情報機構之間沒有合理的運行機制,各個情報機構之間缺乏聯系、缺乏互動,導致了科技情報的有效資源不能合理共享,表現為工作重復、效率低,阻礙信息傳播,各自發展,各自規劃。由于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特有的公益性,特別是有些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得不到政府部門的重視,服務職能隨之漸漸弱化。
三、中小企業科技情報工作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眾多中小企業的貢獻,特別是在穩定經濟、吸收就業、出口創匯和提供社會服務等方面,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主體。研究表明,中小企業的產值增長快于大企業,每年在20%左右。中小企業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因此,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加快中小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要大力促進中小企業的科技情報活動,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的科技進步和創新。
我國目前信息服務業從事科技情報活動所占的比重較大,幾乎達50%,這說明開展科技情報工作的企業分布范圍較廣,也表明我國自覺地開展科技情報工作的企業仍以專門從事信息工作的行業為主。從數據統計來看,國有企業從事科技情報活動的占比高達86.8%,其他所有制企業所占比重則較小,占13.2%。從企業規???,大企業從事的科技情報的比例明顯高于中小企業。盡管科技情報在中小企業的活動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但目前國內中小企業科技情報工作仍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科技情報工作體系不健全。大多中小企業僅憑主觀經驗進行粗略的市場調查。調查表明,制訂系統方案、進行科學的調查分析或委托專業咨詢機構進行市場調查的企業僅占27.34%,特別是對于農村中小企業及一些私營中小企業,很少做市場調研或粗略進行的高達80%以上,顯示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決策過程主要還是以經驗判斷為主,決策水平還較低,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還難以得到保證。
2.一些中小企業獲取科技情報的渠道和手段單一。中小企業獲取競爭情報基本上依賴于銷售人員,主要渠道和手段一般還停留在傳統方式上。而通過組織或委托進行專門的市場調查、實地調查較低,特別是利用互聯網以及情報信息咨詢機構獲取科技情報的比例不高。一些中小企業利用科技情報信息資源不充分,員工獲取科技情報意識的意識不強,企業內部信息流通不暢,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極其不利。
3.缺乏情報專業人才。一些中小企業經營者往往不注重科技情報機構的設置,也不重視對科技情報專業人才的培養,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不愿意把資金投向科技情報工作,不愿意把精明干練的人才放在企業科技情報崗位。據統計,國內80%以上的中小企業存在這一問題。
四、加強中小企業利用公益性科技情報的對策建議
長期以來大多中小企業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尚未建立科技情報信息系統或機構。近年來,各地情報機構高度重視競爭情報人才隊伍建設和服務平臺建設,培育了大批專業科技情報人才,搭建了各具特色的競爭情報服務網絡和協作平臺,構成了雙方協作的資源與技術基礎的需求。特別是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越來越多地服務于中小企業,這已經成為中小企業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一般來說,中小企業與科技情報機構之間呈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表現為中小企業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的經費不足,對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的自身建設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能有針對性地為中小企業提供科技情報,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為了促進二者的協調發展,雙方要及時溝通,取得最佳的科技情報效果。
1.企業內部科技情報信息資源的搜集。統計分析研究表明,與項目有關的情報80%在企業內部或人際網絡中已經存在,其余存在于一、二次文獻中。因此,企業應充分利用文獻信息資源與人際網絡信息資源。情報機構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首先,建立網絡化的科技信息資源??萍夹畔①Y源建設和利用是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工作的主業和重點。在搞好綜合服務基礎上,要發揚科技信息收集、加工服務的傳統和科技信息開發服務專業技術人才充足以及科技信息資料相對豐富的優勢,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基礎,建立數字化、網絡化的科技信息資源,并建立特色信息資源。其次,積極指導和幫助企業開展科技情報知識與技能培訓;指導和幫助企業對企業內部信息資源、人際關系信息資源和實物信息資源進行搜集、整合、分析。最后,要建立市場化運作機制??萍记閳蠊ぷ饔捎诠嫘钥萍记閳髾C構具有公益性,對收費服務有所限制,可以考慮免費服務和收費服務共存,收費服務必須遵守市場規律,兼顧科技信息的公益性和商品性。建立市場化運作機制將對繁榮中小企業的科技情報服務市場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2.明確科技情報研究的目標任務。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經營戰略和實際發展的需要,應向科技情報機構提出明確的科技情報目標任務,這是科技情報研究開展的第一道程序。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目標任務必須具體明確,應建立科技情報人員與中小企業的領導決策層溝通的暢通渠道,這樣有利于科技情報研究人員協助中小企業的決策層對目標任務進行明確化與具體化。
3.積極培養員工科技情報意識。中小企業員工科技情報意識的強弱對其科技情報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因此,中小企業應該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積極調動員工參與科技情報工作的熱情。在中小企業內部創造一種人人關心科技情報,共同參與科技情報工作的良好氛圍,并將其納入管理范圍,積極融入到中小企業文化中。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種有利于科技情報信息快速有效傳遞的機制。中小企業要積極創造有利條件,支持與配合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對企業員工進行科技情報知識的普及與培訓。
4.建立咨詢服務質量評價體系??萍记閳髾C構是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目的就是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提供企業所需的各種科技情報信息資源,滿足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對科技信息的需求。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所提供的服務能否真正滿足中小企業的多樣化需求,能否真正達到企業預期的效果,需要中小企業的用戶來評價。因此,建立可行的咨詢服務質量評價體系,讓中小企業對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所提供的服務進行評價并提出整改建議,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戶的需求,做好服務后的調研,以便情報機構改進服務,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
5.為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中小企業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融資難,長期以來資金匱乏是阻礙中小企業自身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實踐表明,缺乏足夠的資金,中小企業就很難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因此,有足夠的資金來源是保證中小企業長久發展的必要因素。為了解決融資難的問題,科技情報機構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具體來說,一方面,為中小企業搜集金融機構信息,為中小企業提供各種融資渠道,最大限度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困境,幫助中小企業健康快速地成長;另一方面,科技情報機構可以建立擔保評估機制,通過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科技能力、經營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對這些企業的信用度以及償還能力做評估,提供全面豐富的資料,使其能更好地得到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因此,建立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的對接機制,有利于中小企業長遠發展,進而帶動地區經濟的飛速增長。
參考文獻:
[1] 沈固朝.競爭情報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 肖雪葵.現代科技信息管理學[M].??冢汉D铣霭嫔?,2007
[3] 張鮮蘭,劉仲徽.中小企業與公益性科技情報機構競爭情報協作初探[J].企業技術開發,2008(6)
[4] 王鵬,李軍.國內外競爭情報研究概述[J].情報雜志,2009(1)
[5] 王賽.美國10年情報改革得失與啟示[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30)
[6] 李威.中小企業開展競爭情報的瓶頸及對策[J].圖書情報論壇,2011(1)
(作者單位: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0)
[作者簡介:寇婕(1994—),女,內蒙古集寧人,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本科生。]
(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