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勝聰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闡述了如何將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有機結合起來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 ? ? 職業能力 ? ? ?措施
高職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高職英語作為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理應以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但是當前多數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仍然只是一門孤立的公共基礎課,沒有與學生的就業形成聯系。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英語課堂教學內容與職業教育相去甚遠,課堂活動只側重語言知識的學習,完全沒有突出“職業性”和“實用性”的特點,英語只學不用,教與需,學與用嚴重脫節,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因此,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必須改變,必須探索出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深度融合的新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各行各業對實用型高職人才的需要,同時以用促學,改變目前很多學生因英語課程實用性差導致學習動力不足的局面,從而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良性發展。
一、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
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幾乎是所有高職院校面臨的問題,筆者每年所帶的新生班級,入學成績及格的學生寥寥無幾。一部分學生覺得英語老師的授課聽不懂,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還有部分學生因英語與所學專業聯系不緊密,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進而放松了英語課程的課堂學習。
2.教材單一,內容陳舊,難度偏大
筆者所在學校開設的英語課程主要面向全院的新生。全校學生無論什么專業,使用的都是同一種教材,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差別很大,但使用的教材卻千篇一律,完全不能體現學生的專業特點。教學內容多以語言知識、文化介紹為主,專業針對性不強。且每次教學計劃要求老師主講的課文難度過大,完全漠視學生的能力水平,老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也費勁,學習效果極差。
3.部分教師甚至教學管理者教學理念落后
教師和教學管理者的教學理念直接決定課堂的走向,筆者所在學校要求英語教材必須與英語三級考試掛鉤,英語教師的業務考核與所帶班級的英語三級通過率掛鉤。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每年的新生第一堂英語課,很多英語教師大談特談英語三級考試,試圖將英語課堂變成三級考試的練兵場,仿佛學英語就是為了考試。很多學生在這種錯誤觀念的指引下又一頭扎進應試教育的魔窟里,為過級而學英語,學與用嚴重脫節。英語三級考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學生的英語水平,但其英語能力與職業要求之間還存在很大差距,適應不了社會工作崗位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二、培養學生英語職業能力的主要措施
1.提高認識,更新教師及管理者觀念
現在很多高職英語教師教學觀念仍停留在傳統教育模式認識上,認為只要認真備課,再把知識講授給學生,自己的任務就完成了,責任就盡到了。作為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更新觀念,必須明確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學習語言知識,通過英語三級考試,而是培養學生在今后生活和崗位中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只有老師有了這種理念,才能真正改變當前英語課堂只重語言知識講授,輕聽、說,忽視學生實際應用英語能力培養的局面。教學管理者更應該高瞻遠矚,認識到高職英語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只有他們的認識沒有偏差,才會做到正確決策并指導英語教學的正確走向。
2.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教材改革
教材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教材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甚至是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筆者所了解到的高職院校所用英語教材都普遍單一化,各專業通用一種教材,內容又較難,與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匹配,與職業需求嚴重脫節。筆者建議,降低現有英語教材的難度,各個教材編纂者必須考慮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同時突出教材的情境化、交際化特點。各學院必須減少基礎英語的課時,給職業英語讓出一席之地。同時鼓勵英語教師根據各學校現有的專業編寫配套教輔資料,內容應盡量包含各專業目標崗位群最常見的英語知識,比如我院汽車技術專業就可以收集名車的結構,技術參數的英文表達。而計算機專業就可以將計算機提示信息,通用軟件的使用說明,互聯網調用命令收入教輔資料。還可以讓英語教師到專業對應的用人單位,了解崗位(群)對英語的要求,從而確定教輔資料的內容。例如我院近幾年機電專業很多畢業生入職武鋼自動化有限公司,從事設備的調試和維護工作,那么該專業的教輔資料就可以將該單位有關進口設備和儀器的說明書及使用手冊,國際通用技術標準編入教輔資料。教師分單元有計劃地向學生輸入這些知識,使學生初到職場就能夠用英語處理基本業務。
3.改進教學方法,實現職教目標
目前多數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仍采用傳統的授課方法,即教師講解,學生完成筆頭作業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其主體地位完全被忽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乏良好互動,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無法得到鍛煉,提升職業能力更是無從談起。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必須改變現有模式。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盡量多創設虛擬的職場教學環境,設定合理而真實的交際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法,積極參與語言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讓學生在典型職場或生活環境中,掌握知識,提高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提升職業能力。例如,老師可以播放有具體情景設計的英文短片,比如入職面試、業務洽談、機場登機、入住酒店等場景,讓學生模擬表演。這種身臨其境的教學形式會讓學生樂在其中,在較輕松的環境中,進行英語實踐,從而有助于提升其在職場環境下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英語教師的職業素養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其教學能力、教學方法及自身的知識結構對教學活動都有很大的影響。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大多都是英語專業畢業的,雖然英語專業知識扎實,但大多缺乏行業企業工作經驗,對學生將來的就業領域知之甚少,無法在教學中結合專業特點和學生的就業需求來拓展教學內容。英語教師要主動根據自己所授課學生的專業來拓展自己的知識,加強與相關專業教師的溝通和交流,熟悉該專業的職場環境以及工作流程,了解英語在職場中的使用情況,將它融入英語教學中。另外,學校應該給英語教師提供更多培訓機會,安排教師入企業鍛煉,接觸真實的職場環境,了解相應專業工作對英語的要求,從而有的放矢地教學。最后,學校還可以聘用實際工作崗位上英語水平較高的專家擔任兼職教師,完善師資結構。
5.建立職業英語特色的信息化自主學習平臺
英語信息化自主學習平臺能解決英語教學授課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問題,將課堂教學和自主學習結合,會大大提高學習效果。各學校要加大自主學習資源建設的資金投入,還要會同技術開發部門,廣泛征集一線英語教師及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設計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具有職業英語特點的學習平臺。筆者建議該平臺可建立含有音樂、影視、英語文化等內容的娛樂模塊;含有語言知識、經典篇章等基礎英語模塊;同時建立各專業英語模塊,各專業的學生都可以進入相應專業模塊找到所學專業的相關內容。專業英語模塊應包括各專業的相應詞匯,各不同就業崗位仿真情景對話,與就業崗位相關的資料和閱讀材料等。當然,涉及的專業英語模塊不要過于專業化,學術化,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原則。有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規范學習平臺,能有效幫助學生持續進行英語自主學習,提升英語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
三、結語
要真正體現高職英語的職業特色,必須將職業元素和職業場景融入課堂教學,將英語知識與現實生活及未來職業場景密切聯系起來,以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作為高職英語教學的方向,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讓學生將來真正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工作任務,提升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巧紅.以就業為導向 改革高職公共英語教學[J].繼續教育研究,2011(9).
[2]縱瑞昆.引入職場理念 加快高職英語的發展[J].職教論壇,2011(5).
[3]陳偉,李瑩.高職大學英語職業能力培養探索[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