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融 宋哲慧 馬新媛 張雯雯

[摘 要] 大學生理財和互聯網金融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通過對三種不同類型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細致分析,希望給需要進行互聯網金融理財的大學生一個合理的參考。通過分析余額寶、眾籌以及基金定投的運營方式及獲利方式給大家一個清晰的思路。還會通過對互聯網金融內部所存在的風險進行適當的風險評估,通過分析幾種互聯網金融產品最終探尋大學生是通過互聯網金融這一平臺獲取創業資本金這一途徑合適與否,幫助大學生在大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大學生理財;風險控制;影響
[中圖分類號] F470 [文獻標識碼] B
一、大學生理財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研究大學生理財的必要性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證券市場的日益完善,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也日趨增多,當今大學生對于理財的關注度也大幅度增加。為了我們能夠在進入社會之前積累一定量的財富,在大學期間學會理財是非常必要的。巴菲特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喜歡研究金融學,他把自己攢下的零花錢都用于股票投資,雖然他沒有大量的資金,但是通過對于理財知識的研究,錢越賺越多。大學畢業之后,他在投資理財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從巴菲特的經驗可以得出越早理財,才能夠幫助我們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方式。而互聯網金融是風險相對較小的投資方式,正是適合我們的理財方式。
現如今的互聯網理財產品越來越多,花樣種類繁多,本文選取了幾種風險適中,回報適中,投資時間長度適中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幫助當今大學生進行合理的理財,由于股票,期貨等理財產品風險過大,保險投資回報周期過長不在本文的考慮之中。本文選擇“余額寶”“基金定投”和“京東眾籌”三種風險適度,收益平穩,投資期短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進行研究,幫助大學生合理化自己的理財計劃。
二、三種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簡介以及理財過程中所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余額寶
1.余額寶的的定義及其運營方式:“余額寶”是支付寶打造的余額增值服務。把錢轉入余額寶即購買了由天弘基金提供的余額寶貨幣基金,可獲得收益。余額寶內的資金還能隨時用于網購支付,靈活提取。余額寶是一種按照復利記利息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用戶通過把錢轉入余額寶(其主要來源是支付寶余額和快捷支付綁定的銀行卡的資金的轉入),中間不收取手續費,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手頭的閑散資金可以存入余額寶,獲得比銀行活期存款利息更高的收益。
2.余額寶的風險程度及獲利情況:余額寶是一種相對保守的互聯網理財方式(近期收益如圖1,穩定在4%左右)。余額寶支取快速,計息方式靈活,是三種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中風險最小的,最適合我們大學生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能夠幫助我們在平時將日常積累下的每一筆生活儲存起來,同時還能獲得相當可觀的收益
(3)在使用和余額寶類似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拒絕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避免陷入騙局,使得自己資本金無法收回。
(二)基金定投
1.基金定投的定義及其獲利方式: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簡稱,是指每月在固定的時間投入固定的金額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和銀行的零存整取類似。基金定投適合我們大學的原因是因為基金定投不需要我們過多的股市期貨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而且基金定投屬于一種定期投資,使用這種方式理財的優點是風險小于股票投資或者基金單筆投資。
2.基金定投的優勢:基金定投具有和定期存款的類似的特性,但是擺脫了定期存款的缺陷,定期存款的缺點在于你只能存取一次,不能進行反復存款。基金定投的優勢在于只要在你所投資額度的范圍內,你都能夠進行能夠隨時存取,避免了定期存款的劣勢,基金定投的靈活性并不代表你可以在一個月的任何一天進行資金的投入,必須是每月固定的日期,同時基金定投的資金投入時間有一定寬限期,加上因為資金緊張或者特殊因素,沒有將資金及時投入,這時基金合約不會立即過期,只有在一定時間內及時將資金投入即可,這對于收入來源不是很穩定的大學生而言是一個利好,同時基金定投是采用復利的方式計息的,這種方式的利息遠高于銀行的定期存款方式,是一種強制儲蓄的方式,每月儲蓄額度雖然少,但是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我們積累了財富。
3.關于基金定投的注意事項:在參與基金定投的時候一定要了解相關知識,并在簽訂定投合同的時候仔細閱讀合同條款,避免違約風險導致自身合法利益受到損失。基金定投能夠幫助我們積累一定的財富,為我們創業打下一個經濟基礎,同時我希望能夠產生這樣一種理財方式,平時把閑錢及時存入余額寶,等到基金定投的資金投入日將資金自從余額寶轉入基金定投,這樣可以讓我們養成一個日常儲蓄的良好習慣。
(三)眾籌
1.眾籌的定義及其獲利方式:眾籌是一種由發起人、跟投人、平臺構成的一種向群眾募資以支持發起的個人或組織行為。這種方式往往在互聯網中進行。這里說眾籌實際上是為了幫助大學生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進行簡單的融資,是一種創業的方式。眾籌的步驟是這樣的:①向眾籌平臺提交眾籌方案,眾籌平臺對于眾籌進行審核并把方案放在網站上供有意向的眾籌人選擇;②募集資金階段,募集資金達到預期額度眾籌成功,募集資金未達到預期,那么眾籌失敗,退還眾籌者前期投入,眾籌成功眾,籌者獲得對應商品,以京東眾籌為例,京東眾籌分成3個層次,第一層,一元抽獎一次(3-5w名額)一定概率能抽中這件商品;第二層次(500-1000左右)投資和該商品價值相等的金錢,獲得一件該商品,第三層次,投資該商品價值10倍的金錢,獲得10件該商品或者獲得該商品的終身換購權,大學生可以借助眾籌這個平臺進行,將自己的創意發到網上說不定就會遇到能夠賞識你的投資人,獲得自己大學畢業之后的第一桶金。
2.眾籌的優勢:眾籌在眾多創業方式中可以算作是一種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創業方式。但是在這里還有一種思考方式,我們也可以參與到京東眾籌中去,看看是否有自己需要且價格相對合適的產品,不僅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又能幫助其他有夢想的人實現他們的夢想,還能在眾籌過程中讓自己得到自己所需求的東西,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同時在眾籌的過程中我們也一定要注意風險,注意合同條款,防止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到保障,查看眾籌平臺是否有資質進行眾籌行為,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防止自己的投資收不回來,在眾籌人的立場上看就是能否得到眾籌金。眾籌作為一種創業型的理財項目能夠幫助一些有想法但是沒有資金的大學生進行創業,在現如今這個大學生創業的熱潮下誕生的常務,也許存在這許多弊端,畢竟新生事物都已一個發展的過程,眾籌興起于歐美,隨著互聯網這一艘大船駛往中國,,并且能以適應國情的方式在我國埋下生命的種子,并且生根發芽。endprint
3.注意事項:這個過程不僅需要社會去接受這一新生事物,同時政府也應該完善監管體系,防止非法集資一所謂“眾籌”的方式騙取我們大學生的錢財
三、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給予當代大學生的一些理財建議
1.本文希望當代大學生應當在大學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逐步擺脫對于父母的依賴,并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為將來進入社會打好基礎。良好的習慣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
2.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這樣我們才能積累自己的財富,為自己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以上三種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正好可以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理財,儲蓄的習慣,同時能夠更好的避免我們成為“月光一族”。由于大學生本身的收入來源大多為父母的生活費或者助學金,少部分來源于日常兼職,我希望大家養成記賬的習慣,詳細的記錄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錢的去向,每月總結,最終能夠查出自己在哪些不應該花錢的地方花掉錢了。最終做到開源節流,這里的開源是利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獲取額外的日常收入,節流是通過記賬的手段發現自己日常的不應該消費的金錢,避免資金的浪費。
3.風險是我們在互聯網金融理財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本文列舉的三種互聯網金融理財方式風險排列如下:眾籌>基金定投>余額寶,我們要根據風險程度的大小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理財方案,同時為了分散風險,我們要避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要使用多種投資理財進行結合。在投資中一定要查看該機構的資質,必須要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同時要避免陷入騙局,使自己的金錢受到不必要的損失。我們一定不要被高投資回報收益產品所引誘,陷入騙局,最終連自己的成本都收不回來。在這里我呼吁參與互聯網金融理財的大學生增長自己的才學,這樣我們才能判別一種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是否適合我們。同時我們養成寫理財計劃的習慣,在投資一段時間之后得出收益,并及時調整自己的理財計劃,使得自己的理財組合能夠獲取更好的收益。
4.理財建議及注意事項:我在這里給予普通在校大學生一些建議,建議大家養成儲蓄的習慣,每月將一部分的生活費存起來,養成好習慣,避免自己進入社會之后成為月光族,我們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將眼光放遠,我們不僅要承擔家庭責任,還要承擔社會責任,所以未來我們必定要經濟獨立,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大學階段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不做“月光族”,為我們將來來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我們在大學的時間只有短短四年,我們應當通過儲蓄或者理財獲得一定的資金,對于我們在大學畢業之前找到工作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從創業者的角度來看也能為創業者提供一定的創業基礎,更進一步說我們在大學理財不全部是為了獲取收益,更重要的是養成一種理財思維,理財方式,避免進入社會工作之后不能管理好自己所擁有的資金,理財是為了自己目前的需求所打算,而正確的理財方式才是打理好我們人生不可或缺一部分。
5.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理財觀念,是大學生社會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理財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創業作打算,也能夠為大學生更快的融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通過科學的理財方式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 考 文 獻]
[1]胡凱,劉震.基金定投的制度性誤解及投資適應性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08(9)
[2]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巴曙松,楊彪.第三方支付國際監管研究及借鑒[J].財政研究,2012(4)
[4]付云.互聯網業務:銀行的金融“危機”[J].互聯網周刊,2012(2)
[5]段玲玲.我國網絡銀行發展現狀、問題及應對措施[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