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云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語文課程改革正在逐漸擴大,閱讀體驗式教學已經全面進入初中語文教學中,并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追捧。基于此,本文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閱讀體驗式教學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簡要的闡述,期望能夠推動我國初中語文教學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體驗;學習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現如今我國的社會經濟正在飛速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在不斷攀升。閱讀體驗式教學已經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且閱讀體驗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所以,教師在開展閱讀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這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
一、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
閱讀體驗式教學可以在教學情境上體現出來。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所選取的文章都是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學作品,且這些作品中往往包含著一些人生哲理與個人情感,通過在語文課堂中對這些作品進行解析,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擴展學生的精神境界,增強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在教學中尤其是針對語文這門學科來說,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是十分重要的[1]。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于開展閱讀體驗式教學有著很好的幫助。如在教師講述詩歌類的文章時,就必須要創(chuàng)建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一些聲音、視頻與圖片等來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文章中所講述的內容,從而加深對文章的認識。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也能輔助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建出合適的教學情境,這樣不僅可以充實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還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如在講述《蒹葭》一文時,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前先讓學生聽《在水一方》來引入新課程,然后再讓學生先根據自我理解來分析這首詩,并根據詩中的內容來感受當時作者創(chuàng)建的情境。如在學生學習《鄉(xiāng)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先聽《鄉(xiāng)愁》這首歌,這樣能夠有效地將學生帶入這堂課,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江河水》來作為課堂的背景音樂,這樣能夠讓學生在音樂的影響下感受到作者的寫作情感,最終達到與作者產生共鳴。
二、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來催生學生的情感
想讓閱讀體驗式教學發(fā)揮真正的作用,還可以通過采用讓學生走進作者的生活中的方式來進行的。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讓學生走進作者所創(chuàng)建出的角色中,這樣無疑是最好的體驗,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2]。在語文教材中很多素材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體驗的描摹,甚至一些文章中都是作者采用第一人稱的方式進行描寫的。所以針對這一類文章來說,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中的內容。如在講述《享受生活》的過程中,作者主要向人們闡述了怎樣以樂觀的心態(tài)讓人來積極面對生活,即便是在雙目失明的狀態(tài)下,作者依然可以享受生活并感恩生活。所以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一下盲人的世界以及讓學生感受盲人對于光的向往。在進行角色交換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眼睛蒙住,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下進行活動教學,這樣在學生親身感受以后,學生就會感受到光對于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了,且這種角色扮演也能夠讓學生從作者的角度出發(fā),從而更加理解作者的寫作情感,加深對于文章的印象。
三、擴展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且良好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也成為了開展閱讀體驗式教學的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于一些充滿意境的文章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與體驗來增加對文章的認識與理解。這也成為了閱讀體驗式教學的又一種教學方式,且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如在講述《天上的街市》一文中,由于學生的思維是千變萬化的,所以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學生必不可少的會提出一些問題,而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些問題來進行引導學生,并讓學生在想象中逐漸走進作者所創(chuàng)建出的意境之中,學生在跟隨作者所描寫的內容進行想象以后,就能夠領悟到作者對于現實的痛恨與對光明的向往[3]。這樣也能讓學生深入領會到作者的寫作情感。另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力也被激發(fā)出來了,這也成為了閱讀體驗式教學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且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都有著促進的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閱讀體驗式教學能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且通過融入多媒體教學技術與教學情境等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思想感情,從而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豐富了學生的文化涵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洪月.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
[2]石鷗,侯靜敏.在過程中體驗——從新課程改革關注情感體驗價值談起[J].課程·教材·教法,2002(8).
[3]鄧曉帆,洪安.體驗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初一語文第一冊教材教學淺識[J].江西教育,2007(1).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