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士水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增強,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一系列變化,同時,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也發生了劇烈的改變,傳統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有效解決當前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了。為了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高校應當主動承擔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其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結合,為學生的成長提供積極有效的措施和途徑。本文將從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角度進行深入論述和分析,希望為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近些年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大學生的精神狀態和面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然而在大學生的發展和成長過程中,依舊面臨著多方面的困惑和心理問題,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高校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具有重要的責任,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對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以及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
1、理論基礎不同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理論基礎的,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明確國家的教育方針,時刻以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充分考慮到當前我國的現狀,弘揚愛國理念,為不斷培養優秀的建設者而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設和發展,以心理科學的教育為范疇,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將心理學理論作為教育的基礎,以科學性的原則作為指導,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正確的方向。與此同時,積極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預的機制,對大學生的成長和教育有關鍵性的作用。
2、 解決問題的角度不同
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和強調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是為了更好地塑造和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的成長做出積極的努力和貢獻。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心理健康觀念的塑造,而且對于學生自我調節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而心理健康教育側重于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塑造。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改變和調節學生心理狀況問題。它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解決和消除學生們在心理方面的問題和障礙。這對于提升大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心理水平的改善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3、內容的側重點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上強調對于唯物主義哲學的運用,對學生的價值觀以及明辨是非能力的培養和塑造,對于學生積極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觀念的塑造以及道德品質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較為豐富和復雜。具體來說包括學習生活、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等,對于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4、開展工作的方式不同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通常采用在課堂講授的方式和說教的形式,在因材施教方面有所欠缺和,對于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度不夠,不利于大學生人格的塑造和培養。
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注重和強調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宣泄和疏導,注重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情感溝通,采用積極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不斷幫助大學生心理問題和困難的疏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為培養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做出努力。
二、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系
1、對象相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服務對象是大學生,高校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時刻注意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對自身政治覺悟的提高和大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當前高校在培養和塑造學生問題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在解決學生的心理沖突和問題,以及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務對象是大學生,對于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的塑造和培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 目標相同
當前,在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對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能和知識,而且還應當具備良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而心理健康教育側重強調對大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和塑造,當學生在心理上遇到一些問題和挫折時,教師采用個性化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對于學生的成長和人格魅力的塑造具有積極的作用。這兩者的共同目標是為了促進和幫助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3、 教育途徑的多樣化
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教師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堂內容,無論采用思想政治教育還是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都會采取多樣化的教育途徑,不斷增強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心理健康觀念的塑造,而且對于學生自我調節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1、教育觀念的整合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塑造和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和強調對大學生政治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政治覺悟的提高,在培養大學生獨立的人格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心理健康教育側重于增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有利于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的塑造和培養。因此,我們在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2、教育方法的整合
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和實施的過程中,作為培養人才的高校應當主動承擔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其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結合,為學生的成長提供積極有效的措施和途徑。應當十分注重和強調對學生獨立性和個性化的塑造和培養,在關注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依據大學生個性化的特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和目標,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專業知識、心理素質、個性化的特色等方面,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對學生的關注,順應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不斷提升和發展。與此同時,在對學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采用說教的形式和一刀切的方法,這樣對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和培養是十分不利的。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心理咨詢的方式,對學生在學習和考試方面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的疏導,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心理健康觀念的塑造,而且對于學生自我調節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endprint
3 教育環境的整合
目前,由于我國經濟建設和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增強,在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一系列變化的同時,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也發生了劇烈的改變和動蕩,傳統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有效地解決當前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了。盡管我們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體系已經日漸成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依舊需要學校、學生、教師以及家長的共同努力,積極采取有效的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促進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和心理狀況的緩解。
4、教育內容的整合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時刻,在他們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極容易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和困擾,對學生的健康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阻礙。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整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與此同時,對于學生的成長和教育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運用和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導和康復的措施,對于消除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和障礙,采用思想疏導和教育的方式,對于克服學生的心理問題,以及學生的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5、教育原則的整合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對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和注重保密性原則的采取,強調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積極運用和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導和康復措施,有效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學生的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結語:
讓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過程中,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去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具備良好的情緒把控能力,有效地塑造自身良好的品質,這樣不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長,而且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高校應當主動承擔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其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結合,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有效的措施。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的塑造和培養方面的目標和原則是一致的,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兩者進行全面整合,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正確的方向,并且有利于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有利于我國綜合性人才的培養和塑造。
[參考文獻]
[1] 葉華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9,(2).
[2] 詹小平,丁立平,黃任之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雙元結構”實踐探索[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8).
[3] 周曉曄,楊冬梅.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價值實現[J].教育與職業,2012,(20).
[4] 鄭云恒.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J].教育與職業,2012,(5).
[5] 薛丹.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以呼和浩特市高校為例[D].內蒙古大學,2014.
[6] 宋揚.淺析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J].東方教育,20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