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艷敏
【摘要】五六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環保意識,但對于自然資源匱乏的嚴重性和危害性的認識還不夠深入透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節約使用、合理利用的方法。本文對《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教學設計進行了再現。
【關鍵詞】《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設計意圖;自然資源;低碳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教學背景
在《課程標準》中有這樣的要求:“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重要,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五六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環保意識,但對于自然資源匱乏的嚴重性和危害性的認識還不夠深入透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節約使用、合理利用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自然資源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種自然資源正面臨短缺,在頻頻告急,引導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2.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破壞和浪費自然資源的行為,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的,讓學生自覺地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并向周圍人宣傳善待資源。
3.教育學生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幫助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的。
2.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節約自然資源的途徑,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保護身邊的環境。
四、教學準備
1.向家人了解自己家每月用水量大約是多少。
2.調查自己家鄉的自然資源。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看!美麗的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顆蔚藍色的水球,我們親切地稱呼她為“地球媽媽”。
(二)了解自然資源
1.地球媽媽給了我們豐富的自然資源,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板書:自然資源)生答,教師相機板書:水、空氣、煤炭、天然氣、石油、土地、礦產資源……
2.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對自然資源進行了一番調查,通過調查,你們了解到了什么呢?先來看看老師搜集到的一些資料吧。
3.看了這些資料,你能給這些自然資源分分類嗎?教師指板書,指名學生上臺分類,相應將板書進行整理。水、空氣、土地、生物……屬可再生資源;石油、煤炭、天然氣、礦產……屬不可再生資源
4.我們家鄉又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資源呢?它們分別屬于什么資源。出示填空:我們家鄉的資源有 。其中,可再生資源有 ;不可再生資源有 。
師小結:對于地球上這些儲量非常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我們都知道要……(板書:節約使用,合理利用)。那么,對于家鄉的這些可再生資源,是否可以肆意揮霍?
(三)了解水資源匱乏和水的重要
過渡:帶著這個問題,今天我們重點來討論家鄉可再生資源中的水。
1.了解水資源匱乏。過渡:我們的地球被稱為“水球”,人們總以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是這樣嗎?(出示統計圖)讓我們來看看這張水分布圖,你能看懂些什么?指名回答。
2.理解水的重要性。(1)舉例說說淡水對于我們人類生活的重要。(學生自由說)(2)(多媒體出示:你知道嗎?)
3.了解水荒原因之一——天災。(1)出示土地干旱圖片,師:看到此情此景,你想說些什么嗎?(讓學生多說)(2)觀看太湖美景圖,圖中的太湖給你留下什么印象?(3)水鄉居然也鬧起了水荒。這是怎么回事呢?
4.解水荒原因之二——水污染。(1)討論:水鄉因為水多而得名,怎么會鬧水荒呢?(學生自由說)(2)(師出示一些水污染圖片,邊看邊解說)這類似的場景你一定見過,我們身邊的環境變成了這樣,你有什么想法?(學生討論:保護環境)(3)出示兩段報道,讀后說出自己的感想。(學生自由閱讀,交流)師小結:水已向人類發出了警告,水資源已在頻頻告急!【設計意圖】這一部分的教學主要從缺水的角度來看水資源的匱乏。(4)說說你家每月用水量大約是多少。在你的身邊,周圍的朋友、親戚平時有節約水或污染水、浪費水的事嗎?你是怎樣看待的?(四人小組討論,交流。)(5)指導開展節水活動。師:如今,節水有了新概念,請大家閱讀《節水新概念》。說說現在節水更重要的是什么?
(四)其他資源頻頻告急
過渡:如今,水資源已向我們人類頻頻發出警告!那么其他資源又是如何呢?
1.(報道)請看40個地球日發布的中國自然資源預警報告。
【設計意圖】之所以選擇這兩則新聞報道,主要出于以下幾點考慮:這兩次“污染門”就發生在學生的身邊,讓學生閱讀后會產生一種真實感和危機感。兩則報道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遵循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水污染其實是對水資源的最大破壞。
2.交流:我國其他自然資源如何?指名分角色敘述:自然資源“緊急求救”。
3.它們求救的原因。師總結:同學們,學到這兒,你還會認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的嗎?水、森林、礦產、空氣、土地、動植物、石油等都是人類的朋友,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它們,但它們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不能忽視它的頻頻告急!
(五)倡導綠色低碳生活
1.過渡:為此,聯合國制定了世界環境日是—出示:6月5 日,今年的主題是:綠色經濟:你參加了嗎?我國也在積極倡導人們綠色低碳生活,希望同學們趕快行動起來做一個時尚的低碳達人。
2.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究竟能為這些珍貴的自然資源做些什么呢?究竟怎樣才能節約使用、合理使用這些自然資源,保護我們的環境呢?(學生討論后說說)
少吹電扇1小時,就能……少吃1次快餐,就能……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小環節,讓學生明白其實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就能投入環保大軍中,就能為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3.總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一個不經意間的舉手之勞,都可以保護到我們自然資源。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我們的環境。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