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姍姍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荊州 434023)
高校籃球教學中體態語對課堂實效性研究①
楊姍姍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荊州 434023)
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運用最多的教學方法就是講解法和示范法,而體態語則屬于示范法的一部分,是教師肢體語言的具體表現形式。文章分析了體態語對課堂實效性的促進作用,探討了籃球教學中體態語運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籃球教學中體態語運用存在的問題,希望能對高校籃球教學中合理運用體態語提供一些借鑒。
體態語 籃球教學 課堂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媒介和平臺,作為文化的一部分,語言對經濟、政治、科技以及文化本身有著重要的影響。語言可以分為肢體語言和非肢體語言兩種形式,肢體語言也就是體態語,體態語的運用彌補了非肢體語言在表達上的缺陷。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課堂需要教師的體態語和非體態語的完美結合和運用。尤其是在體育教學中,體態語以其更加直觀、具體的表現形式使得學生容易吸收學習內容。高校籃球教學中體態語的運用可以增加課堂的實效性。
課堂的實效性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教學中獲得的進步和發展。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和教師的個人魅力、教授方法和方式有著緊密的聯系。特別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體態語的運用和語言講解的部分幾乎占同樣的比例,體態語言擁有口頭講授不可比擬的優勢。在籃球教學中,每一個動作要領的完成都要學生身體各部位的相互配合。在教師體態語言的示范下,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動作的步驟,體態語對籃球教學的課堂時效性有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體態語教學更加直觀形象
籃球的主要動作包括:持球、運球、傳球、投籃、扣籃和補籃。每一個動作都包含很多細節上的要求。教師理論上的語言講解只是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于教師的表達能力和學生的理解能力限制以及教師表達的內容和學生理解的內容之間存在不對等性,這就不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吸收。尤其對于剛入門的學生,基本動作的掌握至關重要。體育教師合理地運用體態語言,在口頭講解中加上適當的肢體動作,在連續的動作中放慢進程,向同學們呈現更加直觀的畫面,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的理解和吸收動作要領。教師獨具形象和具體的動作呈現降低了學生學習籃球的難度。
1.2 體態語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不同于文化專業課程,體育教學場地相對開放,這就為學生學習營造了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寬闊的場地為學生運動提供了便利。空洞的語言講解可能會損耗學生的耐心和注意力。如果在講解動作要領的時候將肢體語言加以輔助,則會大大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展示嫻熟的動作,熟練的運球、成功的投籃,籃球在教師的手中自由的運轉,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躍躍欲試,想向教師一樣帥氣地玩球,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師生的互動中,教師為學生指出肢體動作上的錯誤,個性化的指導使學生更快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1.3 體態語教學可以展示教師的素質
高校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已經基本形成,對于周圍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并且在很多情況下,他們會遵從內心的想法對事物做出判斷,因而會出現由于教師的個人魅力選擇教師所教的課程,這是屢見不鮮的。教師想要在學生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在學生的教學評估中得到較高的分數,必須提高自身素質。針對體育教師來說,教學中體態語言的運用就是展現素質的一部分。在教學中,教師選擇體態語的表達方式、體態語的種類,體態語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習慣都受到教師文化底蘊和審美觀的影響,通過肢體動作,教師真實表達內心想法、思想境界和情感流露,表現個人魅力,受到學生喜愛。
1.4 體態語教學本身是體育教學一部分
體育教學的新理念是貫徹學生“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意識,人們進行體育鍛煉多數情況下是強身健體。對于具體的體育課程,如籃球教程,除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外,對學生掌握籃球運動基本的動作要領、動作熟練程度有標準和要求。因此籃球教學自身就包含著肢體教學,除了籃球專業之外的手勢、眼神之外,籃球基本動作和要領也屬于肢體教學一部分。籃球教程由理論和技能兩部分構成,動作要領的學習是必須的,體態語教學的方式也是必須的,這就是體育教學同專業文化課的教學方式的不同之處,同時這也是體育教學的一大亮點。體態語教學打破專業課教學中比較單一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體育教學的開展。
同語言授課一樣,體態語教學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不正確的和不恰當的體態語教學不利于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獲得,嚴重的還可能會導致學生身體的損傷,這就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
2.1 教師專業素質不高,動作要領不規范
部分體育教師在任職上崗后缺少之后的專業進修和學習,在籃球教學理論和技能方面仍然在固守舊的理念和套路,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還有這樣的情況,由于學生人數的增多,教師資源短缺,導致一名教師教授多門課程或者是出現教師所學專業與所教專業不符的現象,這些問題反應在教師的實際籃球教學中,就是動作要領不規范、不準確、不協調,對學生的模仿產生誤導。
2.2 體態教學和語言教學不能較好的配合
體育教學中體態教學和語言教學的配合是相當重要的,二者擁有各自的優勢和長項,成功的籃球教學課堂離不開二者的相互配合,這是對教師的考驗。實際籃球教學中,教師不能合理的分配二者的時間比例,要么體態教學運用過多,要么語言教學運用過多,要么單一地采用一種教學手段,更談不上二者的相互輔助,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3 體態語使用脫離學生實際
高校籃球體育課的教學對象是普通的大學生,他們不同于體育特長生,沒有任何的籃球理論基礎和動作基礎,多數體育教師會忽略這一實際。會有一些情況如:體態語使用沒有層次感、缺乏由簡單到復雜的漸變過程、肢體動作展示過快,少數教師自認為體育課不是什么重要的課程,在課上就是隨便地做一做運動,敷衍過去,這些情況可能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降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語言教學中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3.1 提高教師素質,規范動作要領
對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制定嚴格的要求,定期為體育教師提供培訓,增強教師體育理論和專業技能。對于基本的入門的動作更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端正體育教師教學態度,對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規范,追求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和藝術性。
3.2 體育教師將體態教學和語言教學相結合
每一動作的講解,都力求做到語言表述和體態動作相結合。在偏于理論的部分不能過多地添加體態語,在偏于技能的部分不能過多地用語言解釋。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面部表情和眼神同學生進行交流,有時體態語言的運用會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3.3 從學生實際出發
學生的基礎狀況參差不齊,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從最簡單的基礎入手,不管是理論的講解還是動作的展示,讓學生聽明白,看清楚,理解學習內容,要經歷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理解到運用的過程。針對動作的難度采取相應的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爭取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
在高校籃球教學中,體態語的運用在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體態語的運用應該做到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多樣化和綜合性相結合。籃球教師正確地理解和運用體態語言可以減小教學的阻力,提升教學效果。不管是籃球教師還是其他體育教師以及文化課教師,體態語的運用對增加其課堂的時效性有積極的作用,體態語在教學中應該被應用,也值得被應用。
[1]廖克斌.淺論教師體態語言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06(1):32-33.
[2]張駿.教師體態語言與學生心理健康[J].中等職業教育,2004 (10):28-30.
[3]李薛.論高校籃球教學中體態語對課堂實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3(7):63,65.
[4]李海明.高校籃球教學中體態語對課堂實效性的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1):31-32.
G807
:A
:2095-2813(2015)09(a)-007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078
楊姍姍(1981—),女,遼寧臺安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