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的分析與調整①
熊明亮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生處 湖南長沙 410000)
摘 要:高水平的散打競技場上競賽的勝負往往取決于他們的心理優勢,該文分析了散打運動員不良的心理狀態,并提出賽前心理狀態調整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散打 心理狀態 方法
作者簡介:①熊明亮(1985,9—),湖南沅江人,助教,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生處干事。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c)-0059-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059
1.1賽前過分激動狀態
賽前部分運動員會表現出情緒過早或過度興奮、呼吸短促、心跳加快、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聽取教練員的指導意見等現象。運動員比賽經驗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意志薄弱或比賽動機過于強烈等,使得他們很容易出現這種狀態。
1.2賽前淡漠狀態
比賽前有些運動員會表現出反應遲鈍、缺乏信心、情緒低落、四肢無力、意志消沉、知覺和注意過程的強度顯著減弱,以至于不想參加比賽。這時運動員的心理過程進行得非常緩慢,全身軟弱無力,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果斷性,設法逃避比賽。運動員的這種淡漠狀態與自身大腦皮層意志過程較強、興奮過度下降有關。
1.3賽前盲目自信狀態
賽前的盲目自信使得散打運動員有時表現出興奮,有時表現為沉著,但這反映出他們內心的空虛。運動員盲目的自信往往建立在對即將面對的困難和比賽的復雜性的評估不足,蔑視對手,總相信能輕易取勝,在這種輕敵思想的支配下,運動員不認真分析和研究比賽對策,不愿冷靜思考,不力爭運動員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克服困難,顯得浮躁,注意強度下降,思維遲緩。
1.4戰斗準備狀態
運動員比賽的戰斗準備狀態主要表現在良好的比賽態度,正確的比賽動機,清楚地理解比賽的任務,對比賽充滿信心,將注意力集中在即將進行的比賽上,保持穩定和飽滿的情緒,保持頭腦清醒、精力充沛,經常練習使得每一個動作協調而有序,培養一種穩定的增力情緒。散打運動員保持這種情緒去參加比賽,有利于運動員技戰術的發揮。運動員應通過長期訓練以達到最佳的戰斗準備狀態,要以充足的信心、堅強的意志和對比賽任務的責任感為基礎,通過良好的賽前準備,克服各種心理障礙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散打運動員在過分激動狀態下比賽,不能靈活運用自己平常練習的技戰術,由于散打運動是兩名運動員單獨在場上斗智斗技的較量,你不進攻對方肯定會進攻你,所以說,一旦在場上亂了手腳,極易被對方擊敗。在賽前淡漠狀態這種狀態下比賽,由于運動員心理素質較差,或是參加過一次比賽,但打輸了,而且被對方打得很嚴重,使他從本身就害怕了,哪怕是碰到比他實力低的對手,他也會失去信心。甚至說,還沒有上場比賽,自己就把自己打敗了。散打運動員在這種盲目自信的情況下比賽,會顯得滿不在乎,自己心會想,就你這樣的還敢和我打,簡直是自不量力。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員往往想一拳或一腳就把對方打倒,很顯然就把自己的空當都暴露給了對方,這就給對方有了很多的得分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一些運動員會把主動變被動,越想把對方打倒越是力不從心,反而讓對方殺了個回馬槍,把自己給制服了。
教練員要加強散打運動員的自身心理狀態調整訓練,教會運動員一些簡易的自我心理調控方法。該文通過對文獻資料的分析以及對優秀散打教練員、運動員的調查訪問,制定了一些有關賽前心理訓練的方法,僅作為參考。
3.1模擬訓練法
模擬訓練是指在比賽前針對散打比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問題反復進行模擬實戰練習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散打運動員對比賽應激情境的適應能力,建立合理的思維動力定型結構,以便在千變萬化的特殊情況下使技術戰術得到正常發揮。在設置模擬訓練的內容時,應盡可能與實際散打比賽內容保持高度的相似,以訓練運動員的臨場應對能力。模擬訓練類型主要有兩類,分別為語言、圖像模擬和實景模擬。語言圖像模擬是通過語言和圖像對比賽情況進行詳細的描述。例如,描述自己的行為、對手的行為、裁判的誤判等,播放比賽的錄像、錄音、電影等直觀地了解對手的特征和比賽的氣氛,使運動員對比賽情況有一個提前的適應的過程。實景模擬是通過設置逼真的競賽的情境和條件讓運動員在與正式比賽的一樣的情況進行訓練。模擬內容主要包括對手可能采取的技術、戰術,比賽時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比賽的天氣和場地情況,甚至是觀眾的行為等。例如模擬訓練對手在比賽時可能采用的技術,陪練員通過模仿對手的技術風格和戰術特點等與運動員進行模擬實踐,這樣以對手的技術特點進行針對性喂招訓練,提高運動員比賽適應能力。
3.2規定條件的對抗訓練法
賽前的訓練主要是針對心理素質差的散打運動員而制定的,對有些怕輸、怕挨打、怕受傷產生恐懼狀態的運動員,通過對抗訓練法培養戰斗意志。比賽中的戰斗意志,主要靠平時從難從嚴訓練、刻苦鍛煉、平時養成什么作風,比賽時自然會表現出什么作風。為了培養散打運動員的戰斗意志,教練有意制定一些對他不利的或比較惡劣的條件,特別是找一些比他高大、強壯的隊員陪他打,長時間的磨合肯定會鍛煉出敢打敢拼、不怕吃苦的精神。在訓練中經常安排運動員多打條件實戰,磨練戰斗意志,培養他敢打敢拼,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
3.3自我控制訓練法
運動員在賽前可采用“默念”口訣的心理訓練方法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高度集中精神,排除雜念,從而完全進入比賽狀態。“默念”口訣的內容包括將要采用的戰術動作、全部基本動作、全部戰
術等。教練員可以根據每個運動員自身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相應的“默念”口訣,內容上最好以運動員熟練的“絕招”動作為主,讓運動員能夠回憶起先前使用此“絕招”戰勝對手的場景,如勝利后的喜悅、榮譽、掌聲、歡呼等。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增加散打運動員的自信和榮譽感,增強求勝欲望,培養運動員:“我一定能贏”的信念。
3.4增強信心訓練法
信心作為激勵散打運動員順利完成技術動作的內在力量,它源自于運動員對外界因素和自身能力水平的正確估量。運動員比賽時的表現出的自信是建立在日常技戰術訓練基礎上。因此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教練應適當鼓勵和肯定那些達到或超過比賽標準的學生。同時還應當為其制定進一步提升的方向,使其信心得到不斷增強,另外在訓練課上,教練要適時地、積極地為運動員營造一個便于運動員發揮技術動作的訓練條件和氛圍。如:2000年散打王爭霸賽上,王中王得主柳海龍,賽前一段時間訓練時,教練經常安排不同級別的運動員陪他打實戰。教練強調陪練要用不同的方式盡量把他的動作引出來,使他的技術得以充分發揮。另外,讓比他級別大的運動員在實戰中故意輸給他,讓他建立必勝的信心和誰都打不過他的念頭。在散打王最后一輪無差別的爭霸中,把技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最終奪得了全場的勝利。
3.5教練員引導法
在比賽前,教練員通過播放對手訓練和比賽時的錄像片,幫助運動員詳細分析對手的優缺點,制定出相應的反擊策略。教練員還可以根據場上出現的具體情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所學的技術戰術,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同樣要穩定運動員情緒,讓運動員建立必勝信心,將注意力集中于比賽,使其發揮出最好的運動水平。
3.6針對性訓練法
我國古代軍事家孫武提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所謂知彼知己就是深入了解彼己雙方情況,分析我方和對手的特長和弱點,提出對付對手的策略,使得運動員在比賽中發揮自身特長遏制對手,集中全力進攻對方的弱點和空當。做到“先勝而后求戰”,“避實而擊虛”,“引敵而制勝”。在具體訓練中要結合上述情況,對恐人癥、恐拳癥、恐腿癥的運動員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制定相應的戰術。專門聯系破解對恐人而產生的心理狀態不佳現象,具有針對性地練習破解重拳、重腿的戰術。以消除運動員自身的壓力,增強信心。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8:326.
[2]任海平,周玉婷,胡亞辛.散打運動員賽前不良心理狀態淺析[J].體育科研,2002(1):23-24.
[3]黎曉勇.散打運動員賽前不良心理狀態淺析[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2001(5):106-108.
[4]陳肇憲.試論武術實戰訓練中的心理素質[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4):107.
[5]吳畏.試析散打心理活動特點[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1999(3): 9 4 -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