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江蘇省常熟中學 江蘇常熟 215500)
高中排球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的有益嘗試
王駿
(江蘇省常熟中學江蘇常熟215500)
摘 要:排球教學是高中體育中的重要內容,然而學生對排球運動的學習和體驗卻存在著千差萬別。因此,我們試圖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法來讓學生掌握排球技術的同時也擁有良好的運動體驗。文章分別從根據學生體質差異、個性差異、區別設立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分層,以及教學內容分層等方面闡述分層教學在排球教學中的有益嘗試。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排球運動運動體驗
維果斯基在“最近發展區”理論中認為:學習與發展是一種社會和合作活動,它們是永遠不能被“教”給某個人的。它適于學生在他們自己的頭腦中構筑自己的理解。而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扮演著“促進者”和“幫助者”的角色,指導、激勵、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傳統的高中體育排球教學上普遍采用集體授課的方式,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能否充分考慮各個學生實際情況,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在排球運動中找到自己的目標,從而獲得最佳運動體驗,這就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量。而“分層教學”就是為了完成以上目標而做的一個有益嘗試,它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育理念,也能幫助促進和完善高中的體育教學。
分層教學的前提就是要對學生有足夠的了解,提前做好調查和分析。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評析班級學生的能力,比如體能測;測試學生墊排球的基本水平;或教學比賽,在比賽中仔細觀察學生的排球基礎,參與程度,個人特長。在經過一系列的考核和了解之后,教師或可將學生分為三類。
第一類:學生體質良好,各類體能考核的成績都很優秀,熱愛體育鍛煉,且對排球這項運動有過接觸,并對排球很有興趣,愿意配合教師進行排球有關的體育鍛煉,教師對這類的學生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進行更深難度的排球教學。
第二類:學生的體質較好,比較喜歡體育鍛煉,但是對排球不太熟悉,基本上只知道墊排球這一種動作,教師可以根據這一類學生的特點多方面教授排球的運動技術,激發學生對排球參與熱情,進一步優化學生運動體驗。
第三類:學生的體質較差,平時不喜歡體育運動,認為體育課只是擺脫煩悶課堂的好時機,對排球更是毫無興趣可言。教師對這類的學生應當建立較低要求的目標,逐步培養學生對體育、對排球的興趣。這種分層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科學而有效的分組教學能才能有利于推動高中排球教學高效開展。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特點。學生的發展差異也就意味著他們的興趣點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不同。而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認識也是不盡相同,學習的領域和特點因人而異。正是由于這一點,教師應當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發展特征,挖掘出每一個學生的潛質,力求充分釋放出每一個學生的個人價值,使學生在各自的認知水平和個性特長上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比如:在教學“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時,完成這項動作大致需要4個步驟,一是對空自己墊球;二是對著墻壁自己墊球;三是接對方拋來的球進行墊球;四是找同伴相互墊球。這4個步驟的難度也是層層遞進的,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擅長領域不同,教師可以安排適當的環節讓學生依據自己的特點組團進行墊球鍛煉。教師可以采用“組團勝出”的方式,即讓學生組團合作完成各個階段的排球墊球動作,率先完成的一組為勝。在團隊中領導能力強的可以做隊長,技術強的可以做顧問,這時學生會立即來了興致,積極參與團隊的建設,競爭意識也在增強,都希望自己的團隊能夠拿到第一名。這樣不同個性差異的學生都能在練習當中發揮特長,不僅提高了排球技術,更是增加了運動樂趣。
只有學生對排球運動擁有良好的運動體驗,進一步的排球鍛煉才能成為可能。學生獲得良好的運動體驗的方式有許多途徑,但不外乎達到目標后的喜悅,比賽勝利后的激動,團隊之間的默契配合,或完成考核后對下一個高難度目標的期許等。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尤其是學生對排球運動的不同期望,建立適當的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的建立要針對不同階段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發展特點,巧妙地執行各個層次的教學策略。當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小目標時,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會產生相應的成就感,也就會更加努力的繼續前行,在充滿熱情與愉悅的心情中逐步接近總目標和成功,與此同時,學生的自信心也會得到滿足和增強,對體育的鍛煉也由最初的排斥變得緩和與喜愛。對于排球運動,很多學生剛接觸時會經常因為球性差,而進步緩慢,教師要充分挖掘機會讓學生在排球的鍛煉中得到成功的喜悅,無論是心理上還是體質上,都要讓學生感受到排球運動所帶來的良好體驗。因此,無論是排球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目標的設置上,還是排球的考核方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所有學生的興趣。
將分層教學融入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深入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專門的設定教學內容,力求最大程度挖掘學生潛力,進一步引發學生排球興趣。依據學生不同的技術進展,教授不同難度的內容,如初級的學生只要求掌握下手發球而高級別的則教授上手發球,而男生就可教授跳發球。再比如網上技術的教學,初級的僅僅要求雙手推球過網即可而高級別的則可教授扣球,高層次男生就可教授后排進攻的技術。在教學內容上,也可適當的改變場地,規則的難度,來適應不同層次學生能力的要求。少數女生因為怕手疼,致使發球成功率比較低。于是就可以把排球場地變成長、寬適當縮短一些,而且讓球網的高度也降低一些。在比賽過程中,讓攻防失誤頻繁出現時,就讓她們選擇讓排球落地之后反彈起后再接,這就好像在開展一場乒乓球比賽一樣,從而促使更多女生參與到比賽中來。這樣,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在“最近發展區”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來獲得良好的運動體驗,從而為排球教學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分層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結合。學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學習,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質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教育。針對不同的學生層次制定不同的情景引導,講解方案,引導、幫助學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鼓勵學生對排球運動進行主動探索鍛煉。對于初步掌握排球技術的學生盡量用淺顯易懂的術語,幫助其盡快掌握動作技術,對于已經能夠上場比賽的學生適時地引入戰術層面的講解,使其對排球運動的理解和喜愛進一步加深。因此教師要盡可能的將分層教學融入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深入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力求最大程度挖掘學生潛力,整體促進高中排球和體育水平。
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如果對學生長時間的進行一種形式的體育鍛煉,學生會對其失去興趣甚至厭煩,這就背離了培養學生興趣的初衷;若是將體育鍛煉的模式稍加改變,使之豐富多彩,則會對學生產生吸引力,重新燃起對體育運動的熱情,效果反而更佳。因此,教師在高中排球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方式的多變性、可塑性和科學性。即使排球的動作技術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教學內容的編排上卻可以新穎獨特。例如:教師在教學最基礎的排球墊球時,一貫的做法是先講解墊球的要領,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墊球,對這墻壁一個人練習墊球。這樣的練習時間一長無疑是很枯燥的。但是如果教師可以靈活變換排球墊球的方式,如引入最近比較流行的墻壁排球的規則,兩個學生對著墻上方框墊球,并且允許排球落地后再進行墊球,進行記分比賽,這樣新穎的練習形式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教師這時要做的是在旁仔細觀察學生墊球動作的規范性并及時允以指導,教師也可以邊做示范邊和學生一起配合墊球,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墊球的技巧,這樣的教學效果要比單純的讓學生自己練習后掌握一個墊球技術要好得多。
總之,教師在高中排球教學中為進一步提高學生運動興趣,培養運動習慣,優化運動體驗,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根據學生體質分層,教學內容分層、教學目標分層與實際情況合理的的分層,讓所有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揮,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體驗輕松和諧的教學情境,使每一個學生的體育技能和身心健康都得到切實的提升,為今后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世卿.分層教學法在排球教學模式中的實驗研究[J].科技信息,2009(6):247,250.
[2]邵語平.論快樂體育在排球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 (43):156-157.
[3]付月紅.高中排球運用分層教學法的實驗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2(3).
[4]戚幼麗.分組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改革與開放,2010(10):132.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b)-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