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宏
(廈門市康樂第二小學 福建廈門 361011)
經濟全球發展趨勢的不斷邁進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計算機開始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必備物品,但是同時也使得很多自控能力較差的小學生開始沉迷于網絡當中,久坐成疾。同時,漢堡包、炸雞等高熱量的食物也成為了小學生十分喜愛的食物,長時間的攝取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正常成長和發育,小學生肥胖的問題普遍存在,加強對小學生身體健康的正確引導勢在必行。
我國2010年下發的文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2011年所下發的《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中均指出,要“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陽光體育運動”的熱潮在全中國逐漸蔓延開來,形成了一股全面運動、全民健身的良好風氣[1]。但是目前我國一些小學在貫徹和落實“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的政策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結合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本次研究隨機選取了廈門市湖里中心小學、廈門市金山小學、廈門市康樂第二小學、廈門市湖里區啟泰學校、廈門市湖里實驗小學的五年級共3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160名,女生140名,年齡最大的學生為14歲,年齡最小的學生為12歲。
本次研究主要采取了問卷調查法和數據統計法對調查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有“你每天的體育鍛煉時間大約為多少?”、“你喜歡體育鍛煉嗎?”“影響你鍛煉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
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98份,有效問卷295份。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295名學生中,喜歡體育鍛煉的學生為208名,60名學生表示一般,27名學生表示不喜歡體育鍛煉。只有108名學生表示能夠堅持每天鍛煉1小時,136名學生學生表示偶爾會鍛煉1小時,51名學生表示每天不會進行1小時的體育鍛煉。通過對當前小學“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現狀調查,能夠發現當前相當一大部分小學生存在體育鍛煉時間不足,體育鍛煉方法不當,執行力度有待提升等問題,以下為對這些問題的具體論述。
當前一些小學雖然制定了明確的陽光體育鍛煉活動,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但是鍛煉的時間不足,有的時候甚至30min或者45min便草草了事。學校和教師較為注重學生的文化課程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沒有意識到“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對小學生身體發展和成長的重要性[2]。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和學習能力較低,比較喜歡一些富含新穎性、趣味性特點的事物。在小學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指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而不重視體育鍛煉的指導方法,造成小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較低,體育鍛煉熱情度較弱,學生對“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的相關理論知識的實踐意義掌握程度較差。這種問題的長期存在使得小學生對“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產生不同程度的抵觸心理,對“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活動的深入、持續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性因素[3]。
當前很多小學校雖然已經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和條例的規定,指導小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但是執行的制度不足,一些小學生沒有參與到體育鍛煉的過程當中,沒有真正做到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并保證鍛煉的時常為1小時。
小學學校可以通過制定明確的體育管理制度,保證鍛煉的執行力度,優化體育鍛煉的指導方法,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等方法,在充分激發小學生鍛煉熱情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以下為對這些方法的具體論述。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明確指出:“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小學學校的相關負責人員和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小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根據小學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小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制定明確的體育管理制度。在制度設定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注意深入到學生中間,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當前的實際需求,并通過召開班會等方式,廣集學生的建議和意見,將體育鍛煉安全、體育鍛煉時間、體育鍛煉方法等內容滲透于制度當中,使制度的制定更加完善、全面,為“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施效果。在“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理論執行的過程中,學校要注意具體分配每一個負責人員和體育教師的責任。學校相關領導和體育教師要注意充分利用課間操時間,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并加強對體育課的教學管理,將“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的理論作為教學指導思想,避免隨意停課、換課或者學生不上體育課情況的出現,建立層層相扣、緊密連接的管理制度,并確保鍛煉指導的執行力度。
傳統的體育鍛煉指導方式單一而枯燥,學生的體育知識學習興趣和鍛煉的熱情度較低,對小學體育“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理論的實踐產生了一定的阻礙。素質教育理念背景下,體育教師要注意優化體育鍛煉的指導方法,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靈活設計體育鍛煉活動。例如學校和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借助校園內的體育鍛煉設施、體育鍛煉場所等體育鍛煉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煉[4]。
小學生通常喜歡富含競技性、趣味性的游戲活動,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開展體育鍛煉優秀團體等點評活動,根據小學生的整體表現情況和班級內學生的配合程度等因素,選舉出最優秀的班集體[5]。這種方式能夠增加小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和積極性,并使小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形成一定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擺脫過去“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等優秀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充分激發小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不斷提升小學生的鍛煉能力,促進小學生思維的發展。
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能夠在有效激發小學生體育鍛煉熱情的同時,營造“人人鍛煉,人人健身”校園氛圍,真正發揮學校“教書育人”的作用和價值,豐富小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并使小學生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形成一定的體育鍛煉興趣和終身體育鍛煉意識。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型運動競賽活動,比如春季長跑比賽、跳繩比賽、趣味生存挑戰等等。將素質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觀靈活的滲透于體育鍛煉指導的過程當中,培養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體育鍛煉能力。
小學學校的相關領導和體育教師要注意根據當前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設計針對性的體育鍛煉活動,保證每一位小學生能夠每天鍛煉1小時,不斷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思想意志,并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為小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不斷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1]徐向鳴.借“7號文件”東風 促“陽光體育”開展——我校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的實踐與思考[J].運動,2013(8).
[2]毛偉華,管水法.中小學生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現狀與對策——以杭州市拱墅區39所中小學校為個案[J].浙江體育科學,2011(7).
[3]歐書娟.關于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研究——校本研究即對西師附中高2010級學生是怎樣保證一小時鍛煉的調查與分析[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11(5).
[4]李麗萍,張瑋琪.面向全體、身體力行,讓每一名孩子都在陽光下健康成長——大連市西崗區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經驗匯報材料[J].體育健康知識畫刊,2012(2).
[5]倪永輝.云南高職學生體育鍛煉現狀及實施運動場燈光工程可行性分析——以云南某高職院校為例[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