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媚
【摘要】有一位名叫Krashen的美國語言學家指出:人們要重視“語言輸入”的語言模式在我國英語大學教學的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能大大的提升大學英語的課堂效果。本文將對背誦式語言輸入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背誦式 語言輸入 現狀 解決的措施
在大學英語的課堂中,不論老師使用何種方法來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很多大學生都會出現不知所云、不明所以的情況。語法翻譯法的講課方式雖然能夠教會給學生相應的語法知識,并懂得詞義的正確辨析,但是不能有效的活躍課堂氛圍。現在的課堂大多老師都是運用母語進行講課,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一定的社會語境中,運用英語進行交談可以填補語法翻譯方式的缺陷。我國的英語教學不注重對英語環境的建立,所以交際教學方法是存在于一種真實的語言氛圍中,老師進行課堂交流活動也會受到阻礙。我國很多的英語專家沒有進行專業的輔導訓練,缺少特定的英語氛圍,但是他們的英語知識卻十分豐富,根據他們的實際經驗,他們認為背誦是學習英語的關鍵。背誦能夠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自然而言的形成一定的句子。背誦是對語言的積累和堆疊,能夠幫助大學生有效的掌握詞義、語法和相關的修辭方法。不僅可以加強記憶能力,掌握相應的表達習慣,還可以把新知識進行內部融合,讓大學生更加熟悉語言的環境,加強大學生對于語言現象的熟悉程度,能夠做到融會貫通的境界。但是,現在我國很多大學英語教學都放棄了背誦式的教學方式,這種現象的出現引起了我們的廣泛思考。
一、背誦式教學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支撐
背誦是很多語言成功者慣用的手法之一,也是我國傳統語言學習的主要方式,運用多種器官,像是眼、耳、口等多個器官進行全方位的語言輸出。背誦輸入主要的依據是Krashen(1982) 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Krashen指出,語言習得是利用語言輸入進行的。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為學生提供最好的語言輸入,從而更好的獲得語言習得。最好的語言輸入有四方面的要素:第一能夠理解的;第二緊密聯系的;第三不以語法為綱要;第四大量的。在Krashen 的語言輸入原理中就有背誦式的內容,在沒有自然語言環境作為支撐的時候,過去的背誦式語言輸入就給大學英語老師提供了一個方法。利用背誦輸入,可以讓學生接收更多的觸目標語,不斷的進行語言的累積,還可以運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消除了母語的不良影響,加強了學生對于目的語的認識,提升了學生在詞匯、句型和固有方式上面的記憶,使得學生的語言輸出更加的規范。
二、背誦式輸入在大學教學中的使用狀況
1.對背誦輸入模式的分析。過去的背誦方式通常是老師要求學生通過對整篇課文或是需要記憶的內容進行背誦,老師或是班干部進行檢查。這樣的背誦模式不能有效的利用課程資源,也不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參加語言交流的熱情和積極性。在背誦輸入的時候,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通常是使用小組競賽、師生比拼、同學之間相互檢查、看字猜句、承上接下、默寫段落、文章概述、講故事競賽、課文情景表演、仿照范文寫作、聽讀融合等方式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的方式有:依據實際的課文內容,給出相關的圖像,讓學生根據圖像內容來進行課文的回顧。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加強學生對于課文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對背誦輸入所要遵守的原則的分析。在進行背誦輸入的時候要堅持以下兩個準則:
(1)逐漸推進,夯實基礎。在開始的背誦的時候,所布置的任務要盡可能的短小精煉,不能太多。幫助學生逐詞逐句的理解和記憶課文,加強學生反復閱讀的能力,并且強化學生前后相連的觀念。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提煉出具有提示作用的詞語,通過熟讀逐漸減少詞語的提示,最后取消提示。
(2)把“讀”和“思”融合起來。在朗讀的過程中要進行思考,思考能夠讓朗讀和背誦的思路更加的清晰,兩者相互融合,共同進步。在朗讀的過程中,要進行適當的思考,不能呆板的進行朗讀。
3.背誦輸入需要考慮的問題。要關注學生的語音語調,進行反復模仿。老師最開始要從音標入手,讓學生正確的進行單詞的拼讀,然后教會學生進行句子的朗讀,最后是朗讀課文。學生只有掌握了語言的朗讀,在語調的激勵下,才會更好的記憶背誦的內容。
三、Krashen 的語言輸入的基本內容
在Krashen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中就融合了背誦式的概念,這個理論提出教學的重心應該是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輸入。Krashen還指出輸入假設理論,最好的語言輸入應該具有四方面的特征:可掌握性、趣味性、非語法模式和充足的輸入量。
1.可掌握性。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該大學生提供具有階梯性的學習資料,特別是那些不是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老師不能給他們太過繁瑣的語言資料,這樣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樂趣,有的把關注點放在語言的模式上,就不能良好的進行語言交流了。
2. 趣味性。老師在進行課堂活動和教學材料篩選的時候,都要注重其中的趣味性,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樂趣。老師只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3.非語法模式。Krashen認為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輸出充足的學生可以掌握的語法知識,根據語法程序安排的課程是不合理的。大學生在實際的語言環境中才會運用相應的語言,這樣才能讓學生自覺主動的進行語言的學習。
4.充分的輸入量。Krashen認為輸入語言都是大學生能夠掌握的材料,這種想法也是不全面的,這樣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Krashen使用“i”來代表現在大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i+1”就代表老師所提供的學習資料的難易程度超過了現在大學生的實際認識水平。所以,老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擴展語言的輸入量,充足的語言輸入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去認識和運用語言。
四、Bialystok 的語言學習方式
Bialystok 是加拿大的語言學家,他的第二語言學習理論中把外語大學的語言知識劃分成為隱形知識和顯性知識。
1.隱形知識。代表的是那些內化了的語言知識。它存在大學生的淺層觀念里面,不容易被發現,但是能夠支配學生的語言活動,可以讓大學生慣性的運用該語言,這就是所謂的“語感”。語感的概念一直都比較模糊。
2.顯性知識。Bialystok所認為的顯性知識是指大學生的觀念中存在的目標語言知識,其中有語音、語法和詞匯等方面的內容。
3.隱形知識中有許多繁瑣的規則,顯性知識的儲存比較便捷。繁瑣的規則是通過領悟得到的,而簡單的規則則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大學生充足的顯性語言知識幫助他們掌握了許多的語言準則,但是不一定能有效的運用這些知識。擁有大量的隱形語言知識,大學生則可以把語言知識進行存儲記憶,通過整理,熟練的掌握英語知識。
五、語言輸入觀念和語言學習形式
1.根據Krashen 語言輸入的相關觀念,背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語言輸入方式,應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在過去,不論是語文還是英語,在學習的時候,背誦都是一種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但是現在的大學英語教學,因為老師和學生都不注重背誦,認為使用“背誦式”的教學方法是學習方式呆板的表現。實際上很多的大學生在背誦句子和段落的時候,所感受到的整體意義遠遠超過了單獨的詞義、詞性和詞形。在不斷背誦的過程中,大學生利用嘴部運動構建的聽覺記憶,能夠更好的幫助大學生理解所學知識。背誦能夠幫助大學生把短期的記憶轉化為長時間的記憶,通過大腦的處理和加工,最后讓大學生真正的領悟到學習的要領。
2. Bialystok 認為的語言學習方式啟迪我們,如果一個人的隱形知識越豐富,他運用目標語的速度就會越快。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需要指引學生把已經掌握的顯性知識更好的轉化成為隱形知識,并且增加更多的隱形語言知識。背誦是加強記憶的有效方式,也是進行轉化的重要方法。大學生在充足語言輸入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對于英語的敏感程度,相應的語感就會增強。當大學生的隱形語言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語感得到強化時,就可以解決在課堂回答問題時的緊張情緒,消除母語的負面影響,其中的英語學習樂趣也會大大的提升。
在大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注重語言輸入的作用,運用背誦式學習方法,給學生提供科學的背誦資料,增加他們的隱形知識,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范玉華.背誦式語言輸入在商務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33(10):34-35.
[2]尹立.背誦式語言輸入對體育專業學生英語能力發展的實證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91-94.
[3]馬英蓮,石秀珍.近年來背誦式語言輸入研究述評[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4(1):129-13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