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華+祖國峰+牛耘
摘 要:目前國內各行各業的民營中小企業林立,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并沒有取得一定的優勢,本文以黑龍江的中小民營企業為例主要來分析和討論中小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
關鍵詞:黑龍江;中小民營企業;內部控制
一、黑龍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民營中小企業缺乏實施內部控制的意識。大多數中小民營企業的規模較小,內部結構和分支結構設置都不夠完善,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本身就給民營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另外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就是很多民營中小企業都是由個人創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在實際的企業管理上這些管理者根本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管理模式,沒有對企業的內部管控加以重視,這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一步一步地弱化中小企業的內部管理程度和效率,同時也是民營中小企業內部管理不到位的關鍵所在。
(二)中小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中小企業大多數都屬于私營企業,企業內部的員工和部門設置并沒有嚴格的規定,基本上都是按照自身的企業運行需求配置,而且大多數民營中小企業為了降低自己企業的運營成本很多員工都是身兼數職,負責很多個崗位的工作,這也給中小民營企業自身的管理和運營帶來了影響。
(三)中小民營企業過于重視盈利,缺乏內部和外部監管。中小民營企業的業主普遍認為企業的運營狀況完全可以通過企業的盈利狀況來展現,實際上這是一種嚴重錯誤的想法。但是由于黑龍江地區自身區域性問題的存在導致很多地方的中小民營企業及其企業管理者都過多地重視企業的盈利和運行狀況,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忽視了對中小企業的監管,同時這也是導致中小民營企業、單位內部管理和控制一直得不到完善和規范的關鍵所在。
二、黑龍江中小民營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一)增強民營中小企業管理者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意識。思想意識對人的行為有指導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行動的方向,因此運用在企業管理方面就是管理者可通過提升自己的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關注程度和思想上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企業的管理者才會有動力和積極性去建設企業的內部控制模式。
(二)完善民營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模式。完善民營中下企業的內部控制模式是加強和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一步,更是最重要的一步,實際上完善民營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在這樣的管理模式引導下企業的內部管理的各項工作都能有序地進行,企業內部管理的效率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提升。個人認為一個比較好的措施就是: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為自己的企業量身定做一套科學、合理的內部管理方案,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不恰當的地方可以隨時進行更改,這樣既可以保證企業的盈利,又可以保證企業的內部管理正常、高效運行。
(三)加強對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情況的監管。外部對企業的監管是提升企業運行效率的關鍵措施之一,與此同時外部監管也是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進行約束和規范的最佳措施。從某種程度上說外部的管理和控制對于民營中小企業來說就像是法律對社會的正常運行的作用是一樣的。個人認為加強對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狀況的監管可通過幾個方面來進行:首先就是監管部門可統一規范民營中小企業的運行機制和運行規范,這樣對所有企業來說這都是一個統一標準,大家都嚴格按照這個標準實施企業內部控制,自然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問題,其次就是可以鼓勵中下企業的民營管理者進行一些企業內部控制知識的培訓和學習,最后就是監管部門可以定期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狀況進行檢查,對于不合格的企業進行懲處和批評,對于內部管理工作做得比較好的企業給予獎勵,通過這樣的激勵制度來不斷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和工作效率。
小結:中小民營企業與大型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相比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民營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小,如果遭遇金融危機造成資金鏈斷裂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盡管目前黑龍江省的經濟發展狀況還相對落后,而且當地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從近幾年來的各個企業的經濟狀況指標和企業運行狀況匯總表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社會各界包括民營中小企業的管理者都在不斷努力和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民營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提升,而且國家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國家正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植和支持民營中下企業的發展,因此民營中下企業更應該不斷完善自身為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機制做準備!
參考文獻:
[1] 鮑偉軍.中小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現狀與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