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松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物理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簡單的實驗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原理,充滿著無限的魅力。主要對高中物理課堂的實驗藝術進行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立體地位;實驗器材
物理學是一門注重探究和實踐的科學,實踐出真知,只有親身體驗后才能深入理解繁雜的物理現象及其原理,所以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理論講授和物理實驗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知曉概念和原理的基礎上,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和更深刻地記憶,也是提高其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目前,在高中物理課堂的實驗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沒有充分發揮物理實驗應有的魅力,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本文在探究和分析高中物理課堂實驗教學的意義及現存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高中物理課堂實驗藝術的策略,力
圖使簡單的物理實驗綻放出無限的魅力,使高中物理課堂實驗教學大放異彩。
一、實驗教學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意義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帶頭和基礎學科,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的規律和物質的基本結構,它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科學。物理理論建立在反復實驗和可驗證的基礎上,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準。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方法運用不當,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都會感到吃力。恰到好處地運用物理實驗,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實驗的魅力對高中物理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物理學是公認的當今最精密和嚴謹的自然科學學科,物理實驗的設計和操作都要細致入微,差之毫厘就可能會謬以千里,任
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離正確的結果相去甚遠,導致功虧一簣。在進行實驗過程中,要隨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銳的觀察感知能力,觀察并記錄實驗對象的每一個變化,進而總結出物理規律,驗證所學的物理原理,從而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和學習態度。
2.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
物理學中蘊含著大量抽象的理論知識,如果教師單純采用口頭講授的方式會顯得晦澀難懂且枯燥乏味。利用一些簡單易學且容易操作的物理實驗可以使物理原理與規律變得生動、形象、直
觀,便于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設計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
二、我國高中物理課堂實驗教學的現存問題及完善策略
物理實驗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目前我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以下是幾點現存的主要問題及其完善策略。
1.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設置物理實驗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感知分析能力,可在當今的物理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越俎代庖動手進行演示而學生旁觀的現象,忽略了學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親身參與和操作實驗與單純旁觀的效果截然不同,這樣會失去實驗的魅力與應有的效果,使學生感受不到動手實驗的樂趣和成就感。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可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和感知能力。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三定律時,可以讓相鄰的兩個同學互相輕推,讓他們感受和思考在施加力的同時受到的反作用力;在學習重力時,讓學生在高處手握一物體然后自然松開,觀察物體的移動軌跡,親身感受和探索地球引力的奇妙之處。
2.實驗器材陳舊
很多學校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器材都很老舊,無法滿足課程標準的要求,而且數量有限,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親自使用或者要輪流進行浪費課堂時間。其實很多物理實驗都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就地取材,自己設計和操作物理實驗,利用簡單的器材探索深奧的物理原理和規律。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的相關理論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在杯中裝滿水,然后在杯口蓋上一張硬紙片,把杯子倒置過來,觀察杯中的水會不會流出來。當學生看到紙片被吸附在杯口而且水絲毫沒有流出來時,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引導其進行思考,
探索其中的原因,從而總結出大氣壓強的相關理論和應用。
3.實驗過程枯燥繁瑣
很多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按部就班地照抄教材或指導書上的實驗步驟,不僅枯燥乏味,而且實驗步驟繁瑣,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實驗教學中要進行精心的設計,盡量簡化實驗步驟,增強實驗的趣味性和新奇性,激發學生利用實驗進行物理理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學習慣性定律時,可以帶領學生到操場跑步,在學生快速前進時突然喊“停”,讓學生自己體驗慣性的神奇之處,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觀察汽車剎車時是否會立刻停止,回想自己坐車時拐彎時候的感覺,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充斥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離自己并不遙遠,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實際應用能力。
物理實驗是進行物理教學和學習的基礎,是化難為簡,化枯燥為有趣的重要工具,也是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方式和途徑。簡單的物理實驗中蘊含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物理規律,充滿無限的魅力,是一門值得所有物理老師繼續探索的教學藝術,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進行創新和完善。
參考文獻:
王克達.做實驗就是做科學、做辯論:淺議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引導藝術[J].新課程:上旬,2012(03):85-86.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