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吾才讓
摘 要: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學科的創設就是為了讓學生感受歷史的魅力,從歷史中感悟人生的道理。新課標下,高中史料在教材中的地位愈加凸顯,要認識史料的重要性,改變對史料的態度,重視史料的學習,提高對史料的分析能力,這是歷史學科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高中歷史;史料;重要性
歷史是存在于過去,現代對歷史的研究局限于對各種史料的研究。從史料中窺探過去發生的事情,從史料中感悟歷史發展的軌跡,從史料中參悟過去的人們在訴說什么。史料就是帶我們回到歷史的時光機,觸摸過去的人事物。但是,對于史料如何在課堂上發揮作用,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史料,這是高中歷史老師需要探究的。
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將史料分成文字、圖片和實物史料。大部分史料都是文字史料,包括原始史料、史記著作、詩歌等文學作品。實物史料就是考古挖掘的古跡、古建筑、衣物、器具等。
史料在教材中的穿插,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傳統的歷史學習是相對比較枯燥的,教師以串講知識點為主,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提不上來,教師的課堂效果就比較差。但是史料相對來說有些趣味性,學生也愿意接受史料的學習,愿意研究史料。另一方面,史料的滲透有利于學生全方面地了解歷史,觸摸到歷史的真實,避免形成歷史偏激主義,學會利用歷史證據,用史料來證明事實。每個人看事物的角度都不一樣,對史料的研究可以讓學生對歷史有自己的認識,正確把握歷史的軌跡。
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對歷史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效率。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給學生講授教學內容,那么這些枯燥的文字史料、圖片史料并不能讓學生提起興趣。因此,歷史教師在上課中要充分挖掘上課的豐富性,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直觀地接觸史料,比如播放一些史料紀實的視頻、圖片,或者在課堂上采用歷史游戲與教學相結合。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教師在上課時要加強對學生思維上的引導,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讀史可以使人聰慧、明智,歷史告訴我們的不僅是過去的事,更重要的是對未來的啟示。讀史可以避免重蹈覆轍,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要發展就要認真參悟歷史,敬畏歷史,深刻感受歷史的聲音。
參考文獻:
[1]張冬冬.高中歷史新課標下的史料學習—客觀與思辨[J].新課程學習,2013(06).
[2]何大進.實物史料與歷史教學[J].歷史教學,2003(0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