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
摘 要:新課程改革程度不斷加深的今天,教育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就初中英語而言,它要求教師能夠在不斷的口語鍛煉中將教材知識內化,此外,教師教學中必須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斷加強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合作學習。就新形勢下合作學習在初中新目標英語中的相關應用展開分析,旨在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英語;新目標;應用
傳統教學方式下,初中英語教學更多的會傾向于以教師為中心,學生主要是依賴教師對教材的分析來講解、學習英語,這種教學模式嚴重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那么,初中新目標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呢?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指出,教師要能夠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斷地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促進合作學習在初中新目標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這是我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的一些新要求。
一、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大多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有效的教學形式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而其強調得最多的就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團隊精神。近年來,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得到英語教師的廣泛應用,在初中新目標英語教學中,教師采用得最多的學習模式就是學習小組形式,在授課之前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最后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可見,合作學習更多的會強調整體效能的提高,旨在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發揮的同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此外,寓“合作學習”于初中新目標英語教學中,能加深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英語思維能力,最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
1.明確提出合作學習的任務
眾所周知,學生在擁有共同意識的前提下,就會組成合作學習小組,但學生組成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必須符合教師指定的合理的學習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這就對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教師授課之前必須了解所要講授內容的重點以及難點,要能夠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過程中,還要積極地去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在不斷地探究中提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成為小組合作學習的紐帶。
2.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
合作學習的有效展開,是建立在各個小組的基礎上的,只有合理地規劃,才能保證各個小組之間“旗鼓相當”,進而激發學生的信心以及挑戰未來的勇氣。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學習并不是簡單地說讓各個小組的學生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相反的,小組之內必須有一定的分工,在小組內可以設立小組長、副組長等角色。如果小組之內沒有形成明顯的分工,就容易出現個別小組成員不參與群體活動而逃避工作的現象。為鼓勵小組成員積極地參與小組活動,必須堅持“責任到戶”的原則,確保每位成員都有事可做,進而引導學生獨立地進行思考。
3.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討論
小組合作學習最終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相互探討,在小組成員不斷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查閱并運用信息的能力,這是合作學習的關鍵環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而教師只是起到監督以及調控的作用。教師如果只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而不是組織小組活動,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可見,小組活動中必須依靠教師的組織與管理,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不斷發揮合作學習在初中新目標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4.師生互評,總結合作學習的成果
初中新目標英語教學中,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必須進行課后評價,這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必不可少的階段。合作學習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具體表現在自主評價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這種評價既可以是組間組內進行的評價,也可以是教師對每個小組的點評,在點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評選出優秀的合作小組。針對那些表現優異、思想活躍的學生,教師可以表揚學生愛思考、愛創新;針對那些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表揚學生是未來的翻譯家;針對那些表演靈活的學生,教師可以表揚學生有表演天賦。通過這樣的評價,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總之,初中新目標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具有靈活性以及全體性,合作學習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式,還是一種學習方式以及教學理念,在學生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發展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許婷.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海外英語,2012(12):2-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