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光
古人云:“學貴有方”“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可見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整個教學工作的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方法的優劣有著密切的關系。鑒于此,筆者在教學工作中,認真探討“如何從教學生學會、為讓學生會學”,如何能使學生從“能學”到“會學”到“樂學”的境界,是我教學中一直努力探討的學習方法。
這一方法的要旨是:在學習中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烏申斯基也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多年的教學實踐,深感這句話的分量,因此,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注意了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
一、利用引課,激發興趣
例如,講代數“年齡問題”,在引課時,筆者這樣說:“將你的年齡乘以‘2減去‘5的結果告訴老師,老師在十秒內就知道你幾歲了。”這樣啟發,學生立刻興趣盎然,紛紛動筆計算,準備給老師以襲擊。
二、結合實際生活,激發興趣
數學和生產生活是緊密聯系的,許多數學知識都直接源于生活實際。所以,數學引入應從學生所熟悉的生產和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應用的廣泛性,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變成一種自我需要,從而增強求知欲。如,用“全等”的知識可以測量池塘的寬度,用“相似”的知識可以測量旗桿的高度,用“三角”的知識可以測量山頂鐵塔的高度等等,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挖掘教材中的矛盾情境,激發興趣
教材的知識信息都是靜態的,教師要善于在靜態的信息中設置矛盾,巧妙設疑,創設良好的思維情境,使學生“心求通而未能達,口欲言而未能言”,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情趣一開始就進入最佳狀態。例如,講有理數計算方法時,采用“比賽激趣”的方法,教師只出示兩組題讓學生計算結果,兩組學生的準確率基本相同,但計算速度不盡相同,這是為什么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你發現了什么規律?這時學生的興趣高漲,積極地投入到下一步的探討當中。
四、夸張表揚,培養學習興趣
所謂夸張表揚,就是在總結學生做題時,故意對相對差的學生做夸大評價,以促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起來。要做好這一步,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摘掉有色眼鏡,才能挖掘出他們做題時的閃光點,抓住他們做題時僅能正確的一步或兩步來發現優點,滿腔熱情地、大張旗鼓地、面對面地肯定或贊揚。夸張表揚常用這樣的句式“……你很好……你很有進步;若堅持下去一定會……”這樣的句式可揚長避短,雖然具有模糊性,但能使他們那顆冰冷的心溫暖起來,重新認識自己的能力。例如:某學生在學習根式的化簡時,不會開方而擅長的是化簡后會合并。我利用她這方面的優勢夸大表揚,于是她煥發斗志,學習的勁頭十足。
五、及時表揚,激發學習興趣
管理學研究表明:值得表揚的事實發生的時間距離愈大,則表揚的激勵效應愈小。可見表揚要不失時機,做數學題更是這樣,不論代數還是幾何,學生做完一道題之后,第一需要就是了解老師對他們的評價。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學困生的低起點,無論他在原有的起點上有多大進步,有無進步,只要認定他確實是經過主觀努力而達到的程度,都要予以表揚,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肯定,產生積極情緒,從而不斷地把學習中的優點當作參照典型,連點成線。
六、順應表揚,強化學習興趣
教學中,筆者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學生分成三組,分別給予不同的評價,第一組只寫甲、乙、丙、丁的等級;第二組除寫等級外,還寫出順應評語,即根據存在的問題加以矯正;第三組給予特殊評語,甲等評語以“優異”“保持下去”;乙等評語以“良好、繼續前進”;丙等評語以“試試看、提高點”;丁等評語以“讓我們把這個等級改進一步吧”。結果表明:這三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同的,相對來說,順應評語,具有極高的強化作用,學習成績提高很快,效果顯著。這個實驗啟示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只滿足于夸張表揚,還要順應表揚。當他們的學習成績達到一定高度時,順應表揚就成為理所當然。既肯定優點,又指明努力方向,具有明確的指導性。
經上述幾個步驟的努力,學生在學習上產生愉快的情緒,感覺到極大的精神滿足,進而學習上產生極大的優勢。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