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多媒體教學以文字、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但在其日趨高漲的應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本文結合筆者日常的教學經驗反思多媒體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優點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多媒體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優勢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變化著的、動態的事物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根據這一原理,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精心挑選相關的視頻資源,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激發發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學習《生物的特征》一課時,在導入新課環節中,可以播放《地球生靈》和《植物王國》的視頻片段,在學生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畫面里的植物、動物、微生物都是生物嗎?為什么?通過這個問題將學生引入有關生物特征的學習。
2.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生物學中有些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直觀認識和整體性把握。例如,傳粉和受精的過程是《開花和結果》這節課中較抽象的內容,如果教師只是用傳統的講授法,學生可能不容易理解,然而如果教師能借助視頻形象的呈現植物傳粉和受精的過程,會化難為易,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受精的概念。
3.擴大課堂知識容量,開闊學生視野
利用多媒體教學,能促進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生物學的學習積極性。在初中生物學的教學內容中,有很多內容受到學生閱歷的限制,利用多媒體可增大相關教學內容的知識信息量和知識信息應用的處理。如,在講《動物的行為》和《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內容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動物世界,展示茂盛的森林,冰雪覆蓋的山川,炎熱的沙漠。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讓學生從一段段的視頻中去了解生物是如何適應環境的,在復雜的環境中艱難生存的它們會有怎樣獨特的行為。
二、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注重強調重點,刪除冗雜信息
多媒體應用于教學中,呈現的信息量大,甚至超越學生的接受能力,從而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學生上課的注意力也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做課件時,就要減少沒有必要信息的出現,如果課件上可有可無的信息總出現在學生的視野中,學生就會分心,找不到重點,失去應用多媒體的意義。
2.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
很多生物學教師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對于教學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一味地依賴多媒體技術,比如,有的老師在講公開課時,因為課堂中涉及了多方面的媒體而手忙腳亂。其實,在課堂教學中,并不是媒體使用的越多越好。依據教育研究表明,媒體的使用要以最優化為原則,這樣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認真地分析教學內容適合使用哪些方面的媒體,如何使用才能達到最優化,而不是盲目地選擇多種媒體,所以,關于媒體的選擇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
3.不能用多媒體取代實驗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代替的。利用多媒體可以對許多因條件限制而無法實現的實驗項目,下載一些演示實驗在屏幕上播放,通過慢放,定格演示,分析、講解實驗內容,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但是,對于有條件讓學生親自動手做的實驗,一定不能以多媒體取代實驗教學,應該讓學生實際參與實驗過程。通過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只有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才能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
4.搞好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整合,發揮最大教學潛能
多媒體作為現代教學手段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擴大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總結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其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是中國教育幾千年發展的結晶。因此,在教學中應當將兩種手段相結合,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總之,我們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應該處理好學生、教師、多媒體技術三者的關系,作為一名生物學教師,只有將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合理選用多媒體,才能使生物學課堂顯得生動形象,活潑有趣,又能使學生容易學懂和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李豐英.生物課堂教學因信息技術更精彩:淺談信息技術與生物課堂教學的整合[J].學周刊,2014(04):15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