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4-0116-01
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傷害事故層出不窮,分析其原因,小學生的安全意識薄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此,體育老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顯得十分重要。
一、課堂滲透教學法
課堂教學是進行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陣地,學生安全意識的建立、加強離不開老師課堂的引導、釋疑。(1)在很多教材的教學方法上加以改進,即可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的培養。例如:可以將對休克病人的急救方法改編到游戲中,設計成負重等游戲,并在游戲結束后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游戲在現實中的意義。(2)在上安全隱患較大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參與器材、場地的布置,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合理利用器材、合理利用自身體能、技能以避免受傷的方法,如學習支撐跳躍。(3)利用課堂遇到的實例來教育學生,例如有學生受傷時,教師冷靜地處理學生受傷的方法、手段,都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必要時教師再結合實例教育學生是如何處理和預防受傷。
二、自我體驗法
老師可以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體會預防運動損傷的方法,如足球教學,讓學生體驗準備活動以及運用合理動作的好處,課后加以討論;又如耐力素質的練習中,讓學生了解并體驗耐力練習前的準備活動,練習中的注意事項對身體機能的影響。老師還可以用布置課外作業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安全運動的注意事項,如讓學生在假期與父母去登山、游泳、跑步,讓學生在結束后記錄活動感受,然后在課堂上一起交流。
三、學習成果展示法
在一階段學習后,讓學生用板報、展板等形式將有關安全參加體育活動的知識、事例、見聞展示出來,以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如怎樣選擇適宜的環境跑步、登山、游泳及其注意事項;如何預防運動損傷、如何處理脫臼、骨折、休克等急性癥狀。這類活動可放在下半學期,作為學生的體育成績評價條件之一。另外,學生課堂演講、交流也是很好的展示方法。
總之,我們要圍繞“健康第一,安全至上”這個教學目的,不斷在教學中摸索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方法,肯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更加安全。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