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敏 劉震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更加重視思想道德的發展,因此希望學校和老師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有效教學,從而幫助初中生建立高尚良好的道德觀。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學
一、改變師生認知結構,促進思想品德教學有效開展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一直得不到有效發展,究其主要原因是師生對思想品德的認知結構錯誤,從而阻礙了初中生思想品德的發展和學科教學的高效開展,為此主要從師生認知結構著手。
在初中階段,老師和學生只注重學習成績,認為只要成績跟得上,學生存在的一些小問題可以忽略,有一種“一美遮百丑”的通病,這就使得學生在思想品德上的教育教學開始滑坡,出現一些問題,最終引發令人悲痛的事件。老師和學生要改變對思想品德這種錯誤的認知結構。
師生對思想品德認知結構的改變,將大大有利于促進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高效發展,對學生道德觀的養成有著良好的輔助
作用。
二、巧妙學品德,趣味進課堂
思想品德雖然不像學習數學那樣有規律可循,但是也并不是毫無章法的學習,學習思想品德也有一定的巧妙方法。此外,結合有趣的教學方式進入課堂,更能對思想品德進行有效教學。
趣味進課堂所講的就是思想品德教學采用有趣的方式教學,摒棄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這樣更能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和欲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譬如以2015年高考作文為例,當父親載著兒子進入高速路時,父親超速行駛,面對這種情景,作為道德線上的兒子和遵紀守法的公民來講,他將如何抉擇呢?是對父親不聞不問,還是對父親進行勸阻。老師讓學生就這種情況進行討論,并在討論結束后給出小組或者個人意見。
巧妙學習思想品德,趣味教學形式進課堂,這不是局限與教學表層,而是深深落實于教學中,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學的效率。
三、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打造有效教學課堂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打造高效教學課堂的前提。面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發展,老師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創設高效的教學。
在思想品德教學課堂上,老師要采取抑揚頓挫、慷慨激昂的聲調帶動學生的激情,使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氣勃勃,學生都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環節中,成為教學的一分子。除此之外,老師可以根據教學情節,將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者舉行一場辯論賽,選取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在討論辯論的過程中,學生盡可發揮自己的才華,尋求有力證點來論證自己的看法,同時反駁對手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學習到了很多相關知識,而且積極發言,參與課堂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為思想品德的有效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初中思想品德的有效教學關乎學生以后思想道德的形成,對學生的學習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要在教學中采取有效措施,竭力促進思想品德教學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劉紅云.初中思想品德高效堂構建的幾點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07).